本报宝鸡9月26日讯(通讯员潘 卫)在陕西省宝鸡市麟游县安舒庄省级自然保护区内,青鼬在打闹嬉戏,林麝在草地上觅食,时不时抬起头,遥望不远处野河山隧道洞口进进出出的施工机械,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中铁二十局承建的麟法高速公路项目穿越安舒庄和野河山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原始生态是花豹、林麝、金雕和黑鹳等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野河山隧道进口,只见周边山体并没有开挖,树木郁郁葱葱。“我们根据地形特点,采用零开挖进洞方式,尽量减少对原始山体的破坏。”该项目经理董玉中介绍,所谓“零开挖”,就是隧道洞口开挖时,不对山体进行大面积削坡,而是先把隧道适当延伸出来做套拱,在保证隧道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做到洞口植被完好无损。相比传统隧道开挖方式,野河山隧道仅洞口就减少开挖量约1万平方米。
“保护区内隧道开挖产生的弃渣如果都外运,不仅运距长,还占用大量耕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甚至垮塌滑坡。”该项目安全环保部部长郑永辉表示,他们通过弃渣集中加工再利用,隧道弃渣被加工成碎石,用于隧道建设和路基填筑。
“我们把高速路修进来,还要把青山绿水留下来。”董玉中始终认为,施工与保护绿水青山密不可分。他们在隧道洞口设置了3级沉淀池并配备了一体化循环污水处理设备,通过逐级沉淀过滤以及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再排放;为大型施工机械安装消音降噪设备,在重点区域加装检测仪,并采用弱爆破技术减少震动,最大限度降低对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此外,建设者还将路基开挖与坡面绿化同步施工、同步完成,通过沥青混凝土厂拌热再生、水稳碎石厂拌冷再生等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有效减少了公路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