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临夏8月28日讯(记者邓联旭 通讯员栾冰妮)挖掘机臂缓缓起落,将表层30厘米厚的肥沃土壤平稳剥离,运输车辆有序穿梭,将一车车“希望”运往临时存放区……在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兰永临高速公路11标项目现场,一套科学精细的表土保护与再利用体系正在稳步运行,悄然书写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表土保卫战”。
“表土是大地珍贵的‘皮肤’,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生态资源。”该项目负责人刘秀说。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和施工技术的日益进步,该项目将表土视作“绿色宝藏”,实施“剥离-储存-再利用”全链条闭环管理,努力实现资源节约与生态友好的双赢。
进场之初,项目团队就对后期需要利用种植土的永久及临时设施进行了周密规划,精准划定表土剥离范围。这些优质土壤将被用于防护工程绿化、土地复垦等环节,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价值。
如何让剥离后的表土“活”起来,是再利用成败的关键。项目采用机械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分层剥离、转运和堆放,避免过度压实,维持土壤通气、透水特性,并在堆放期间及时覆盖塑料薄膜,防止水土流失和养分挥发。项目技术人员还定期监测土壤“健康状况”,记录关键数据,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土壤活力。
从“精细剥离”到“科学回用”,从“资源存护”到“生态共享”,中铁二十五局在兰永临高速公路项目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提升了工程品质,也为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促进水土保持贡献了铁建力量。这片被悉心守护的土壤,正在孕育更加生机盎然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