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8月1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村民得实惠 项目获点赞

韩展展 郗大新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8月15日   3 版)

    本报遵义8月14日讯(记者韩展展  通讯员郗大新)近日,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团溪镇大窝村同心组村民代表来到中铁二十局瓮马铁路十标项目经理部,向党支部书记张爱茹送上感谢信,对项目义务加宽田间道路,打通“机耕生命线”表达感谢。

    瓮马铁路是贵州省铁路规划网中的资源开发铁路,十标项目建设的管段处于遵义市的播州区。由于铁路建设需要,张爱茹经常带领党员与当地村民沟通工作,彼此成了无话不说的老熟人。

    一个月前,村民曾正权带着几人向张爱茹反映,村里有位老人扶着旋耕机从田间小路经过时,因路窄不好拐弯,人和旋耕机一起掉进田里。为了后期农作安全,他们求助项目部能否帮助把这段狭窄地段加宽。

    听闻情况后,张爱茹立即深入田间查勘,并请来路基施工队负责人一起商讨解决方案。经查勘,现场是一条80厘米宽的狭窄小路,并以120度的倾斜度在田埂交叉,因小路的一侧紧邻挡墙,旋耕机通过确有难度。

    家住附近的老人蒲润林向张爱茹求助:“看着别人家的秧苗都插上了,自己的地还没翻耕,心里着急啊!可看见有人出了事,自己年纪大了,又不敢去田里。”

    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心中难。项目党支部根据现场情况,立即召开会议研究改造方案,最终决定采用“工字钢骨架+防滑钢板”复合结构,在保证通行强度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施工时间,避免耽误农时。

    次日清晨,施工团队带着电焊机、切割机等设备进驻现场。用16号工字钢焊接框架,再铺10毫米厚防滑钢板,每间隔20厘米,再焊接直径16毫米的螺纹钢防滑条……经过数十个小时施工,一条宽2.2米、长4.5米的机耕小道顺利完成。

    “以前旋耕机开不进来,每年光翻地就要多花千把块钱。”看着迅速成型的田间小道,周围群众算起了经济账:“现在机械能顺利抵达田头,一亩地至少节约300多块!”

    与此同时,他们在道路外侧增设了镀锌钢管防护栏,下田地段设置了混凝土硬化坡道,还对周边杂草进行清理,增加道路宽度。路过的村民,对着义务施工的人员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给泉眼进行围护修池蓄水,方便农田灌溉和牲畜饮水;在沟渠上设置搭板,便于运送农具与肥料;把上山道路进行修筑和硬化,解决群众肩挑背扛困难……在中铁二十局瓮马铁路十标管段,类似这样的小工程不胜枚举。村民王飞感慨道:“这才是真正的惠民工程!”

    “项目党支部建立了《涉农设施问题统计表》,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灌溉渠修复、道路修建等民生问题85项。”张爱茹介绍,项目正努力将每个施工点变成服务群众的“前沿哨”,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神经手术”
强化“纪巡审”联动 打好大监督“组合拳”
高温施工有“凉”策(图)
党支部“三步走”工作法 共绘“同心圆”
刹住“过度留痕风”
村民得实惠 项目获点赞
技能工人唱“主角” 精准施策助“产改”
从“心”出发 以“书”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