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南5月15日讯(通讯员董慧慧)通过建立月度考核机制,实施“红黑榜”督导,合同备案率、公开采购率等12项关键指标显著提升……
中铁十四局聚焦供应链核心要素,构建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协同管理体系,全面增强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该公司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现场,世界最大直径盾构机正朝着黄河南岸稳步掘进。2024年11月,中国铁建工业油品战略采购首单在该项目落地,实现润滑油脂高效供应,为盾构施工保驾护航。这是该公司畅通商流的一个缩影。他们通过大力推进战略采购、框架采购、商城采购等模式,实现资源集中管控与成本优化,并创新采用“自主+合作”模式推进砂石骨料自加工,2024年自加工数量达700多万吨,有效降低对外部资源依赖,保障项目物资稳定供应。
在“中铁陆港通”后台数字大屏上,货运订单信息实时显示,繁忙有序。该公司以此平台为抓手,在原有八大功能基础上,开拓车货匹配、数据运营、生态产品、供应链金融4项增值服务,并推出“公铁水”多式联运、“门到门”全程物流等解决方案。经测算,平台订单运费平均节省4%左右,相较于同行业有显著成本优势,全面提升了企业物流服务竞争力。
“资金流是驱动供应链的关键要素。”该公司财务部负责人介绍,他们坚持“以信守价”,建立“一个台账、两项机制”管控体系。通过刚性清算台账,分级处理逾期欠款。同时,分别建立供应商回访对接机制和包保机制,确保合同履行、投诉受理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该公司通过推进云链平台上线应用,进一步优化信息流管理,率先试点“采购协同”“云链码”等新功能模块,推动供应链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通过“四流”协同管理,该公司不仅实现了供应链降本增效,更推动了传统管理模式向智慧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