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AI“黑科技”上岗

让隐患无处遁形

李春瑞 粟玉娟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3月28日   2 版)

    本报重庆3月27日讯(通讯员李春瑞  粟玉娟)“嘟嘟嘟,为了您的安全,请正确佩戴安全帽。”近日,在中铁十四局成渝中线项目磨盘山隧道施工现场,一台拥有360度旋转“脑袋”和智能识别“大眼睛”的AI巡检机器人正穿梭于防水板台车与逃生通道之间。

    该机器人采用轻量化、轻巧化设计,单日巡检里程超10公里,隐患识别响应时间缩短至3秒,通过融合AI智能分析,高度集成了网络传输基站、应急救援电话、人员定位基站、瓦斯监测、视频监控系统和一键报警系统等应急装置,作业过程中不妨碍正常施工及工程车辆通行,具有较强的空间适应能力,弥补了现有技术无法持续对掌子面施工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的不足,实现了隧道安全管控“一站式”保障。

    走进该项目的钢构件场智能建造中心,只见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进行着关键工序的智能化无人作业。用电功率大、负荷高是该生产线的一大特点,在传统用电场景中,电路故障、过载、短路等问题时有发生,安全风险管控压力极大。如今,建设团队引入智能安全用电系统,融合AI技术将“危险电”转化成了“安全电”,有效隔离电线路与机械线路,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控线路电压、负载、温度,当设备存在漏电或短路时在云端实现即时预警,可根据移动端报警提示,及时对线路进行抢修,保障现场安全用电。

    “智慧安监不是冷冰冰的监控,而是有温度的守护。”项目负责人孙鑫广介绍,自开工建设以来,项目部积极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管理方式与传统管理手段相结合,打造智能安防体系,启用AI智能识别模块,结合摄像头实时监控与智能预警功能,捕捉并预警人员是否穿戴安全帽、反光马甲、场内吸烟的异常状况,一旦发现违章作业,立即触发智能语音警示并自动抓拍记录存档,使得违章行为有明确证据留存,便于奖惩分明,有利于提升工人的安全意识与自觉性。仅今年复工复产后的近2个月,这套智能安防体系累计纠正违章作业95次,安全隐患整改效率提升20%。

    AI技术的应用推动现场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效降低安全隐患。目前,该项目正积极拓展智慧装备应用场景,研发远程操控、隧道智能逃生导航等新功能,争取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施工安全管控提供创新样板,切实推动工程建设安全管理向“数智化”转型升级。

隧道上新“装” 养护更智能
首趟自动驾驶重载列车飞驰朔黄线
警惕“口号式转型”
水美乡村焕新颜(图)
博鳌零碳示范区正式挂牌
项目建设“加速跑” 冲刺首季“开门红”
AI“黑科技”上岗

让隐患无处遁形
“空中造楼机”助力城市更新
全国首组道岔全闪光焊接实验在沈白高铁完成
孟加拉国佩拉港口大桥提前完成桩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