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盐城3月6日讯(通讯员赵纯杰 黄 瑶 吴 红)“项目深度融合物联网,通过穿透式供应链管理,实现了钢材、混凝土等主材‘零库存’动态调配,让管理决策从经验判断转向精准施策。”谈及穿透式管理带来的变化,中铁十五局四公司东兴高速公路3标项目负责人周鑫有着切身的体会。他告诉笔者,穿透式管理不是简单的制度叠加,而是让每个岗位都成为价值创造点,让每道工序都经得起历史检验。
在江苏省“十五射六纵十横” 高速公路网布局中,东兴高速公路作为重要联络线,其建设备受关注。该公司承建的东兴高速公路3标段,起自梁垛镇董贤村,止于五烈镇四新村,全长8.2公里,涵盖泰东河大桥、广山河大桥、西溪服务区等关键工程。面对施工复杂、交叉施工多等挑战,该公司积极构建“公司本部、项目部、工区、班组”四级穿透式管理体系,将管理触角延伸至施工一线。
在质量管控上,他们以“横向到边”思维搭建数字化协同平台。工程、安全、物资等部门数据实时共享,并创新建立总工程师首席质量官联席机制,密切关注施工中的质量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掌握质量控制情况,及时通报并分析质量统计数据,形成“进度预警—资源调配—问题销号”闭环机制。
在供应链优化上,中铁十五局四公司借助物联网,建立了从原材料采购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控体系。在项目原材料采购环节,他们严格筛选供应商,对每一批进场的钢材、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进行严格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标准;施工过程中,强化现场质量管控,针对软基处理、桩基施工等关键工序,实行24小时旁站监督,确保精细化管理覆盖全部业务链条。
在进度管理上,他们将工程任务细化到每月、每周、每天,明确各阶段的关键节点和责任人,并利用“智慧工地”系统建立进度跟踪机制,实现“目标分解到岗、压力传导到人、进度管控到天”。
截至目前,该标段已完成泰东河钢桁梁架设施工,下部结构已完成95%,工程进度提前达到预定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