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
良好的信誉和效益,既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立足之基,也是竞逐市场的发力之本。对于企业来讲,创誉可谓得名,声名赫赫方展企业实力;创效则指盈利,降本增效亦属企业本义。至于誉效并获、名利双收,则是企业孜孜以求的最佳状态。
基层项目是企业的信誉之本、效益之源,管好项目是提质增效的根本之策。扎扎实实抓好在建项目,协同推进创誉与创效,既是现实要求,又是长久大计。但在实际项目管理中,仍然存在“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误区,认为创誉与创效无法同时实现,在创誉上追求“花架子”,在创效上鲜有“好主意”,割裂了创誉和创效互为表里的辩证关系,不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微利生存已成为市场常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贯彻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协同推进创效与创誉,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行稳致远。
紧盯现场,把管理水平提上来。项目良性运行,统筹推进创誉创效,抓好现场管理是重要环节。现场施工组织不畅、工期进度滞后、管控风险频发,将严重影响企业效益和市场信誉。项目管理者要坚决摒弃“项目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思想观念,将管好现场、干好工程作为第一要务,紧盯施工现场,统筹好工期和进度、安全和质量,聚焦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尽快破解现场各类矛盾和瓶颈问题,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做实“三个22”细节管控,达到安全质量零事故、进度效益双丰收的理想预期。
精打细算,把施工成本降下来。在精打细算中,降本增效的空间才能进一步拓展,这也是我们全面推行项目精细化管理的应有之义。在项目管理中要始终坚持算在干前,抓好降本增效这一根本,不断提高现场精细化管理水平,在临建工程、材料消耗、设备管理、施工组织、变更优化、工程结算、劳务队伍管理等关键环节上下功夫,敢于在费用支出上讨价还价,在现金管理上锱铢必较,拼命开源节流、争创最大效益,同时明确创效思路和方案,强化责任落实,深入挖掘索赔补差、变更创效空间,最大限度挖潜增效,千方百计确保收益,用效益博时间、换空间、增信誉、促发展。
以誉促效,实现口碑效益双丰收。各基层项目要充分发挥一线作战、紧贴现场、直接对接客户的优势,在创优争先、信誉评价、服务社会等方面多点发力,以良好信誉口碑赢得地方认可、业主信赖、群众支持,让业主在抉择队伍的关键时刻,首先想到的就是我们企业,从而为企业后续拓展优质市场、获得良好“订单”、实现滚动发展奠定坚实根基,切实将信誉转化为实打实的效益,实现以信誉拓市场、以市场增效益、以效益促发展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