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太原9月14日讯(记者桑胜文 通讯员张 玺)9月11日,由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施工的太原地铁1号线“零沉降”下穿太原站实现双线贯通,填补了国内地铁首次正交下穿特等火车站历史建筑群的施工技术空白。
太原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8.6公里,共设车站24座,由铁建投资、中铁十一局、中铁十二局等单位联合投资建设。此次下穿太原站的盾构区间全长477米,施工正交下穿铁路8个站台、12条股道,隧道拱顶距太原站站房地下基础最小距离仅4米。“下穿施工期间正值铁路暑运,太原站内人流如织,站台上更是人头攒动。”项目负责人介绍,由于构筑物年代久远、砖混结构稳定性差,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铁路站房开裂、旅客站台变形、客运股道沉降等问题。
为全面实现风险源结构“零沉降”建设目标,项目部在关键位置布设了近千个施工监测点,采用北斗卫星系统进行24小时全方位实时监测,以“三步走”作业方式,划分试验段、接近段、下穿段,循序渐进开展下穿作业,创新运用克泥效工法、五阶段沉降控制措施、管片深孔注浆等多项技术。最终,在这座日均旅客到发量达8万人次的火车站下,建设者悄无声息地贯通了地铁隧道。
据悉,作为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下辖的特等车站,太原火车站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正太铁路,距今已有百年历史。太原地铁1号线建成后,将实现铁路与地铁无缝衔接,串联起铁路、航空等重要交通枢纽,对便捷市民出行,推进太原都市区建设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