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上海9月14日讯(通讯员安晶晴 王 辉 记者文 雄)配电箱接地措施符合要求,桥面临边防护牢固且全封闭,现场作业人员防护服、安全帽穿戴规范……9月5日,在中铁二十四局江苏公司沪陕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上跨新长铁路立交工程施工现场,安全员宋安波对照“安全隐患随手拍”APP中的隐患清单,给现场符合规范的风险点一一“打勾”记录。“自从实行安全隐患闭环管理后,已经连续两个月没开出罚单了。”宋安波说。
沪陕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上跨新长铁路,平行作业工点多,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以往安全隐患排查花了不少工夫,但问题常查常有,几乎每星期都会开出新的罚单。如何从制度和管理上堵住漏洞,将安全治理从治标转向治本?该项目在大数据中寻找答案,探索出一套“从查安全隐患来,到根除隐患中去”的闭环管理模式。
项目部将“安全隐患随手拍”APP中收集的问题进行分类,按照出现频次和风险等级建立“隐患清单库”并进行综合分析。
“我们综合分析了进场以来收集到的上百条隐患,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机一人防护不到位、机械施工侵入限界等方面,这也是涉铁施工最常见的风险点。”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结合现有的信息化监控预警系统,通过“UWB定位基站+BIM模型+GIS平台”等技术手段,创建了施工场地三维电子围栏,实现24小时实时监控,只要监测到机械侵入限界0.5米前,就会自动报警,同时将提示短信发送给相应责任人,不给隐患丝毫可乘之机。
针对“隐患清单库”中的人员上道作业结束后材料清理不彻底的问题,该项目设置了实名制通道闸门,实行“人脸识别+材料”进出登记,切实做到材料、机具“一清二查三归位”,规避轻飘物、坠物影响营业线行车安全等问题;为解决“隐患清单库”中关于铁路管理超范围施工问题,项目部将铁路栅栏网、线路中心线及邻近铁路营运线30米限界在桥面放样标记,并用不同颜色标注,使作业人员更加直观地了解作业范围,确保施工安全。
目前,该项目已累计优化安全管理制度12项,更新补充隐患清单8次,制定问题隐患检查项目51条,安全堤坝越筑越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