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3年09月1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筑质量基石 造时代精品

——中铁十四局以精品工程打造企业品牌

梁栋方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3年09月15日   2 版)

    本报记者  梁栋方

    日前,中铁十四局武松高速项目湘口特大桥施工正酣,技术员陈旭拿出一本项目自制的施工“蓝皮书”——《质量管理标准手册》,认真复核每一道工序,确保规范合规。这是该集团狠抓业务合规促进质量提升的一个缩影。与该项目部一样,“建造品质工程、打造企业品牌”已成为中铁十四局600多个在建项目的共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工程质量是质量强国战略的重要支点。中铁十四局始终牢记质量是企业的信誉和“生命线”,坚持质量过硬、品质创优的原则,强化过程管控,聚焦科技创新,加强技术培训,不断筑牢创建精品工程的基石。

    智慧赋能  提升质量

    桥梁附属结构施工中,如何消除传统分散预制模式弊端,提升质量?走进中铁十四局雄商高铁项目构件预制厂,正在紧张作业的智能生产线给出了答案。

    该智能生产线呈环形布局,技术人员按照预制构件施工工序,将整个生产过程分成若干工位,每个工位配备能够自动化施工的自研工装,一整套流程下来,原材料经过所有工位,施工构件即可“智造”完成。

    项目工程部长王照全介绍,为了保证质量,他们自主研发双块一体化遮板钢模具,模板间缝隙采用橡胶封口,避免漏浆,有效防止浇筑混凝土蜂窝麻面、掉边掉角等外观质量缺陷的发生。

    通过采用智慧工装,实现以工装保工艺、以工艺保质量,这是该集团各在建项目以智慧赋能质量提升的重要抓手,不仅极大提高工程质量,还提升工作效率,实现了品质和效益双赢。

    在广东韶关雄信高速公路项目路面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运输车、摊铺机、压路机等机械正有序进场,项目路面沥青下面层试验段铺筑拉开序幕。“我们采用的3D数字化智能摊铺施工技术,通过数据采录拟合建模、现场三维空间定位、自动施工控制三个步骤实现施工自动化、智能化、精准化。”项目负责人黄浩振说。

    3D摊铺控制系统主要由测量机器人和摊铺机控制系统组成。在摊铺过程中,高精度秒测量机器人能够实现自动跟踪测量,为摊铺机提供高精度数据;接收到数据后,摊铺机慰平板自动作出上下高度调整,并能够全过程自动控制摊铺高度、坡度和方向。使用该技术后,已完工的底基层平整度、厚度、横坡合格率达到100%。

    学习赋能  规范把关

    连日来,该集团在抓好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将全国“质量月”活动与“基础业务合规”专题危机意识教育相结合,以学促行、以查促改,系统梳理痛点堵点,全面补齐短板弱项,实实在在提升施工质量。

    作为工地技术负责人,该集团武松项目部总工姚磊还牵头开展了“送学上门”活动。他们根据施工需求,成立“武松学院”,对技术人员进行包括工序质量标准、控制要点、质量通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等内容的全方位技术、质量教育培训,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施工质量管控。

    “刀盘背面及总装焊接工艺是什么?注意事项及技术要求有哪些……”近日,在该集团昌九高铁天祥大道隧道盾构机刀盘焊接现场,印有短短几行字的刀盘地面组装标准流程卡格外显眼,这也是经过系统提炼后的作业交底书,作业要点更加突出、标准更加清晰,成为现场焊接作业人员的“操作宝典”。天祥大道隧道是江西省首条超大直径盾构隧道,也是昌九高铁全线的控制性工作,该项目引用“标准作业程序”管理理念,划分各项作业、各类工种以及不同区域,量化施工作业的主要内容,从本质上提高工程质量。

    除了刀盘地面组装标准流程卡,他们还将其他原本几千字的交底作业书提炼成300多字的作业指导书,明确作业说明、作业标准、施工程序、验收程序、注意事项、设备工具,使现场质量管控更加清晰明了。“区别于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指导书更注重作业程序和标准,即使是刚刚进场的新手,也能很快掌握质量控制标准。”该项目总工程师张敬祥说,通过在作业面展示标准作业程序,让工人知道怎么干、班组长知道怎么管、管理人员知道怎么验,从而保证施工各个工序质量都得到有效控制。日前,昌九公司下发三季度质量安全红线管理专项检查情况通报,该项目得分名列前茅,收获1张绿牌。

    创新赋能  建造精品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打造坚不可摧的“钢筋铁骨”。该集团所属各项目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开展现场型、攻关型、创新型等QC课题研究,提升整体质量水平。

    该集团承建的潍坊电站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之一,电站主厂房为超大型断面洞室,宽25.5米、高55.8米,相当于17层的居民楼。为保证爆破之后洞室围岩稳定安全,项目团队设计260根预应力锚索对岩壁进行加固,如此大规模的洞室,若锚索张拉合格率不达标将影响厂房建设质量。

    为此,他们成立嵩山QC课题小组,聚焦《提高预应力锚索张拉一次合格率》课题,展开技术攻关。经过一系列研究对比,小组成员抽丝剥茧,找出了影响合格率的症结,并采取锁定锚索测力计读数时间、对锚索进行预张拉、加固模板等一系列措施,将锚索张拉一次合格率提高至90%以上,该技术为项目节约成本30万元,缩短工期27天,QC成果还获评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23年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竞赛二等奖。

    此外,该集团三公司积极推进“四新技术”“五小成果”普及应用,编制《四新技术》手册,收录包含大临设施、工艺革新、新型设备等方面运用案例36例,受到青年技术人员的喜爱,“精益求精”的理念进一步融入企业发展。

    质量重如山,责任大于天。中铁十四局始终秉承“干就干好,做就做精”的质量理念,平均每年捧回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累计荣获鲁班奖31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12项,被授予“创建鲁班奖工程优秀企业”称号。

筑质量基石 造时代精品
安全罚单开不出来了
站内乘客如织 地下穿越无声
世界首座齿轮齿轨式转体斜拉桥通车(图)
北斗系统“由天入地” 地下工程如虎添翼
480多岁古桥重生
数字赋能 回款高效
新闻摘要
垦造水田迎丰收 土地“蝶变”稻农忙
保定市主城区城中村改造二期沈庄安置区工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