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8月10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中铁十一局四公司

安全帽能报警 机器人辨隐患

肖 帆 刘 皓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8月10日   2 版)

    本报武汉8月9日讯(通讯员肖  帆  刘  皓)安全帽就能打电话报警,智能机器人可自动识别安全隐患……中铁十一局四公司武汉滨江核心区地下环路项目采用的一项项安全新技术为施工安全保驾护航。

    该公司武昌滨江核心区地下环路项目工程主线为长约3000米的地下环路,依次沿4条街道下方布置,穿越长江隧道、4条轨道交通、武九管廊,形成首尾闭合,被誉为湖北武汉“超级地下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

    为确保“超级工程”施工安全有序推进,该项目从“管理安全、方案安全、作业安全、应急安全”四个方面入手,在加强方案预控、分包商把控的同时,积极探索安全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构建全员参与、全覆盖管理的安全管控格局。

    施工中,该项目创新安全管理思路,积极运用BIM信息化手段,采用集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于一体的智能安全帽,不仅能将巡视画面实时回传到控制室,还能自动打电话和报警,实现前端现场作业和后端管理实时联动、信息同步传输与存储,以及数据采集与分析。

    为解决项目20多米深基坑施工安全隐患查找难题,该项目采用公司研发的华隧一号探隧智能机器人,每天不间断对深基坑变形、沉降等高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和判断,并通过人工智能计算、影像AI算法,在边缘端(机器人本体中)识别安全隐患,将预警结果实时回传至项目信息调度中心,解决了深基坑变形监测、围岩监测、移动化勘测等难题,大幅提升了施工现场安全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探隧智能机器人还配备了气体监测传感器,实时监测分析深基坑内二氧化碳、甲烷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和隧道内的温度、湿度、粉尘浓度,对超标参数实现直接示警,为一线施工人员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此外,该项目全面应用CIS安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手段推进和监督风险分级、方案管理、安全许可、隐患排查治理、高风险作业盯控、教育培训、班前安全讲话、一人一档以及安全报表等重点工作,加强现场盯控,抓实抓细施工全程安全监管,做好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面掌握项目安全管理信息,有效解决了监督和管控措施落地问题。

为建筑施工插上“智慧翅膀”
安全帽能报警 机器人辨隐患
能解决问题就是最好的创新
推进“进城”战略做大城市“蛋糕”
抢抓“黄金季”一线施工忙
激荡改革发展的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