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7月13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

司 齐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7月13日   2 版)

    司  齐

    安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个构造物的完工、一项操作的结束、一道工序的转换,不代表安全可以划上“休止符”,因为只要有人的活动、物的流动、机械的转动,隐患就不会消失。由此可见,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没有“最后一公里”的终点站,只有不断延续的新起点。

    安全始于每一天、每件事、每个动作,成于方案、制度、规范的精准有效,以及人的意识、知识、技能的娴熟到位,尤其应以“全”“细”“严”为抓手,用“无限长”的管理链条来相伴“永远在路上”的安全管理。

    在“全”上布局。安全工作是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化的管理实践,不允许有“缺斤”“少两”“漏秤”等现象。不管是方案的缺陷、责任的缺失,还是认识的轻视、要素的减少,乃至程序的遗漏或监控的漏洞,都会升级隐患,增加发生事故的几率。由此来看,“全”是安全布局中的“先手棋”,应当在顶层设计、组织实施、检查监督、现场作业等环节上系统筹划,确保无遗漏。以一个工程项目为例,上场后第一时间就要将安全管理要素配置得“面面俱到”,让各个环节“无懈可击”,从源头上保全安全。

    在“细”上用功。纵观一些隐患或事故的发生,管理粗放、操作粗心是重要诱因。从某种程度上说,“细”是安全质量管理的“检测器”,只有具备了明察“秋毫之末”之功,才能达到“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之效。“丢了一颗钉子,亡了一个国家”虽为西方流传的故事,但其类似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并非鲜见:隧道排险不细,残留岩石脱落伤人;物件绑扎粗心,高空吊装发生坠落;行车瞭望马虎,形成重大交通风险……每个隐患或事故,皆源于管理手段、行为习惯、责任意识的“细”与“粗”。因而,应有“积力之所举、众智之所为”的能力,努力在方案与工艺、组织与检查、作业与控制等方面彰显“细”的功力。

    在“严”上着力。安全管理必须做到“严”字当头,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严格执行制度,严细检查监督,严厉考核问责”的“三严”举措,架起安全防护“高压线”。诸多案例表明,安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是隐患和事故的主要根源,如果监管者检查“应付差事”、执行者操作“松松垮垮”,结果就是不断囤积隐患、加速隐患向事故转化。避免此类现象,唯有增加“严”的强度,才能筑牢安全阵地上的“人防工事”。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就是要一直保持未雨绸缪的强烈意识和刚性举措,防止发生江心补漏的遗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牢固的安全屏障。

滹沱河畔绘画卷
安全管理“永远在路上”
“安全解锁”方案
让地铁施工化险为夷
“昆仑号”完成首条跨海高铁架梁任务
杭州地铁三号线取得重要进展
装配式建筑产品亮相中国建筑科学大会
“红黄绿”三色预警促项目“加速跑”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