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2月02日 星期二
往期回顾

老工人“转业”记

付晶晶 闵佳鑫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2月02日   2 版)

    本报记者  付晶晶  通讯员  闵佳鑫

    望着眼前精密的模具装卸移动智能平台和流水线上的箱型模具,模具装卸平台操作手邓驰感触颇深。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干了大半辈子架子工,如今居然转业换了工种。

    时间回溯到半年前,原本在外地务工的邓驰经人介绍来到中铁二十五局四公司古灵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作为工程必需的架子工在这里竟然没有“用武之地”,不少热门工种也变成了“冷门”。这让许多像老邓一样的工人有些失望。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项目工程技术负责人梁海波找到他们。

    “我们项目在管廊施工中应用了箱型模数化模具新工艺,现在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你们愿不愿意‘转业’来试一试?”梁海波劝说道。思虑再三,老邓决定留下来试一试。

    据了解,柳州古灵地下管廊工程全长7.7公里,平均开挖深度8米至10米,开挖深度最深达17米,如果采用传统施工方法,不仅要面对耗材多、用工多、步骤多的“三多”问题,还存在易渗水等质量隐患。

    项目部经过研讨论证后,放弃传统的对拉支模工法,采用箱型模数化模具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法。与传统工法相比,新工艺取消了全部墙体拉杆和内外支模脚手架,整体施工速度提高3倍以上,混凝土模具装卸速度提升15倍以上,所有尺寸误差可控制在5毫米以内,墙面平整光滑杜绝了传统工艺下螺栓孔渗水隐患。

    在项目部“小师傅”们的带领下,老邓和几个“老”工友开始了短暂的学徒生涯。培训过程中,老邓对梁海波所说的新工艺有初步了解,用他自己的话说:“新工艺就是4个步骤,生产模具、吊装安装、打混凝土、拆卸模具。”而老邓的工作就是在装卸环节负责操作模具装卸移动智能平台。装卸平台具有全自动液压控制系统,只需要用遥控器就能实现移动伸缩、高低控制。此外,平台还有测量内径、混凝土强度取样、墙面摄像等自动实时编辑工程资料的功能,模数化模具配合智能施工让管廊建设更加简单方便。

    新工艺在缩短工期、提升质量的同时,还最大限度降低了城市建设“蜘蛛网”“马路拉链”等传统施工方式由于铺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带来的影响,从而解决了因管线施工造成的城市拥堵问题。

    日前,在该项目承办的柳州市住建系统“质量月”活动暨市政工程标准化管理现场观摩会上,老邓看着近千人的观摩团围着展示区里的管廊新工艺,高兴得合不拢嘴:“自从用了新工艺,干活轻松多了,每天按着按钮,操控机器就能把活儿干完,我和以前的工友们说起时,他们还不信哩。”

踏平坎坷成大道
以全链创效驱动
高质量转型升级
老工人“转业”记
BIM应用让磨万铁路“四电”建设更便捷
合理配置资源 科学组织施工
在革新求变中矢志服务实体经济
打造创新合作新模式
一个装置获两项国家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