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令川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已经28岁,来中铁建设工作已接近6年,被派驻海外不同国家工作也近5年。
我还清楚地记得在2018年7月被派到巴布亚新几内亚工作时的情景。经济落后、治安不好、基建薄弱,在网络上粗略搜索后,我对这次巴新之行充满忐忑,以至于在到达巴新的最初几天,不敢走出营地,甚至不敢单独与当地人交流。
这过分的紧张很快在巴新原始淳朴的民风民情包裹下消散了。出入营地时,当地保安老远就挥手致意;路上礼让行人时,对方总会高高竖起大拇指;当地工人听到别人表扬他时,会露出憨厚的笑容。放下偏见,我在巴新有了更多更美的发现。巴新不经雕饰的南太平洋海岛风光让人流连忘返,清澈湛蓝的海面、五彩斑斓的珊瑚、泼满天空的晚霞,特别是辽阔璀璨的星空最让我欣喜。
项目上的其他员工基本和我一样都是“90后”,年轻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很快形成了一种“纯粹”的团队氛围。
这种“纯粹”是大家彼此相处犹如水到渠成般的自然和谐。2019年6月,一场重感冒让我卧床不起,同事们闻讯纷纷来探望我,床头一下多了好几种感冒药,微信也收到好几条老家的偏方信息。我被感冒折磨得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折腾,半梦半醒之间闻到一股淡淡的葱香,睁开眼看到周师傅把一碗热腾腾的汤面端到我面前说:“感冒吃些清淡的食物,好得快!”我被病痛折磨得已然饿极了,拿起筷子狼吞虎咽,把面汤喝了个精光,出了一身汗,当时我的心里比胃里更暖。
这种“纯粹”更体现在工作中,大家总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这里,没有人计较自己加班多、工作累,大家考虑最多的是自己的工作是否还有疏漏,是否可以给同事“搭把手”“补补台”。每个人在做手头工作时总是为负责下一道工序的同事多想一些、多做一点,从而达到工序的“无缝对接”。
一次在例会结束后与同事聊天,同事问我:“你想家吗?”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长时间没想过家了,吃上一口母亲做的手擀面,放下筷子和父亲碰上一杯,时常和老同学聚一聚……这些生活画面似乎全被我遗忘,被这句“想家吗?”提醒后竟喷涌而出。“太忙了,没时间想啊!”我匆忙“堵住”同事的问话,刹住自己奔腾的思绪,心里却也为这么久没有想家而感到惊讶。原来,在巴新项目“纯粹”的工作环境下,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有了极强的归属感,工作的充实感和成就感淡化了我对家的思念。
这样的环境让我们这批年轻人得以在工作中心无旁骛,肆意汲取成长的养分,也让我们有了直面任何挑战的底气。2019年7月,我被公司任命为新爱尔兰省议会大厦项目经理,在项目管理中我一直小心呵护这种“纯粹”,让它温暖更多同事,用它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新爱尔兰省议会大厦项目提前三个半月完成施工任务,巴新总理马拉佩在检查项目时赞叹“你们的建设速度简直不可思议”,我想正是这种“纯粹”带来的神奇力量吧!
作者单位:中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