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冰
某项目经理先后管理的十几个项目全部盈利,其中一条主要经验就是“先算后干”。“先算后干”就是通过精算挖掘每个创效点的潜能,进行细致规划,达到少投入、多收益的效果。笔者认为,“先算”是项目创效的基础,那么重点要算什么呢?
其一,算设计,仔细审核图纸,吃透设计文件。项目上场之初应组织技术人员对图纸和设计文件反复研究,按专业、技术分工进行细致研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同时对设计文件和图纸不明确、不完整或有差错的地方,提前与设计部门做好沟通和优化,如此才能守住创效的第一道关口。
其二,算现场,优化整体布局,控制临建工程。现场布局的优劣最终会左右效益,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布局的科学性,施工设施选址要充分考虑安全、环保以及是否便利、有无外部干扰等因素,保证一次到位,避免中途返工造成浪费;另一方面,应“细抠”每个环节,比如弃渣场的运距、混凝土拌和站或钢结构加工厂的设置等,这些环节如果做得好,带来的效益也将十分可观。
其三,算要素,比较投入产出,理清每笔账目。每项工程,无论是开工前,还是施工过程中,都应核算生产要素的投入与产出比,“细抠”每项直接成本,以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施组方案、便于组织施工为标准,争取以相对较少的投入,取得最好的效益。
其四,算管理,强化过程监控,管好关键环节。效益是管出来的。安全、质量、环保、进度等关键环节是关乎效益的“大账”。要通过严格高效的管控,使工程建设始终保持最佳状态,避免波动和反复,这是项目盈利的基本保证。
“先算后干”既能确保高质量,又能赢得好收益。如果每个项目部都能形成盈利的“小流”,全系统上万个项目必将汇成财源滚滚的江海。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