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往期回顾

15万外籍劳务与中国铁建共成长

赵渊青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18年12月19日   10 版)

    本报记者  赵渊青

    “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回报中铁二十局的培养!”获评年度“劳务星”后,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国际公司本格拉铁路维养项目部的安籍员工嘎鲁外激动地说道。

    入职中铁二十局10年来,嘎鲁外参与两个重点铁路项目建设,也从最初的普通搬运工人逐步成长为领工员、工班长。2017年,嘎鲁外还以优秀外籍劳务的身份到中国进行为期1个月的学习交流。

    嘎鲁外的成长故事是中铁二十局“走出去”实现属地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中铁二十局经过15年海外耕耘,已经培养和使用所在国劳务超过15万人次,有近2万名劳务在他们的培养下走上管理和技术岗位。

    “2003年承建第一个海外项目时,集团首次吸纳外籍劳务,因为语言不通、工作习惯迥异,一项再简单不过的技术要领,往往需要反复演示数十遍才能讲明白。”时任尼日尔津德尔供水工程项目工程部部长陈江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感慨道。

    如果说尼日尔使用的400多名外籍劳务是中铁二十局“属地化”发展的一次尝试的话,那么在随后安哥拉大规模使用当地劳务则是一次突破。

    2007年,该集团中标安哥拉罗安达和本格拉两条铁路重建项目,叩开了安哥拉市场大门。在项目实施期间,他们累计使用当地劳务超过10万余名,这些劳务工和嘎鲁外一样,在企业的悉心培养下快速成长,成为企业融入当地、实现属地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2016年,在施工条件极其恶劣的莫桑比克纳卡拉走廊铁路建设时,1000多名当地劳务在进行全线钢轨应力放散施工时密切配合,优质高效完成了施工任务。”陈江涛介绍,“在巴基斯坦卡拉高速公路项目施工期间,我们只派出300余名中方管理人员与8000余名巴基斯坦员工通力合作,多次创造巴基斯坦施工纪录……”

    “属地化管理日趋成熟,已成为中铁二十局海外发展的强大引擎。”如今,在该集团海外经营管理中心担任投标评审处处长的陈江涛介绍,近年来,在许多境外项目前期投标时,企业在外籍劳务管理方面的经验和优势也成为“走出去”的金字招牌。

放眼全球: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在三大洲布下经营“棋子”
15万外籍劳务与中国铁建共成长
从工程承包到全产业链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