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为狄双成救人现场。 视频截图 |
通讯员 刘长彬 陈创海 朱必畅
万里长江奔流不息,七圩码头巍然矗立。
江苏泰兴,狄双成端坐在40多米高的门座式起重机驾驶舱内,古铜色的脸庞映着操作屏的蓝光,与起重机巨臂划出的优美弧线、数十吨货物的精准位移,在秋色的夕阳下,构成了一幅动静相宜的现代港口画卷。
这是狄双成普通劳作的一天。然而就在10月14日,他经历了永生难忘的生死考验,狄双成用坚韧有力的双手,在寒江激流中劈开生命通道,为素不相识的落水司机点燃了生命之光。
狄双成英勇救人的事迹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中国铁建党委发出通知,号召全系统向他学习;中国铁建港航局党委授予他“见义勇为港航模范”荣誉称号。一场学习先进、争当模范的热潮正在中国铁建迅速涌动。
寒江里生死救援
10月14日14时许,泰州市海陵区莲花二号小区附近,秋日午后的宁静被一声刺耳的撞击声骤然打破——一辆黑色轿车为躲避闯红灯的电动车,失控撞断护栏,一头扎入冰冷的河道。河水疯狂涌入车厢,车身迅速下沉,车内驾驶员拼命拍打着紧闭的车窗,绝望的挣扎刺痛着岸上每一个人的心。
围观者众多,却无人贸然下水施救。“水太深了!”“报警吧!”“还是等专业救援!”大家议论纷纷……
千钧一发之际,夜班轮休的狄双成带着妻儿刚好路过,看到人群聚集,意识到出事了。他迅速将车停在路边,带上妻儿,三步并作两步冲到岸边,只见河中的黑色轿车已大半没入水中,仅车顶依稀可见,但司机还在车内。“照看好孩子!”狄双成将孩子塞给妻子,顺手接过路人递来的一块砖头,连外套都来不及脱,纵身跃入河流中。
冰冷的河水瞬间浸透全身,入水时的巨大冲击使砖头脱手沉入河底,狄双成一个猛子扎下去摸回砖头,奋力向正在下沉的车辆游去。
爬上摇晃的车顶,他抡起砖头对准天窗猛砸。“砰!砰!砰!”三下之后,天窗被砸出一个大口子。他趴在湿滑的车顶,双手探入车内,摸索到司机身体,一把抓住,拼尽全力将司机往外拖拽。司机体型较为魁梧,已近乎昏迷,加上浸水衣物的重量,让救援异常艰难。狄双成咬紧牙关,手臂青筋暴起,硬是将司机拖出车厢。确认车内无其他人员后,他长舒一口气。此时,一名民警也跳入水中,两人合力为司机套上救生圈,抬到岸上送上救护车。
救人过程仅用三分钟。这三分钟,是生与死的赛跑;这三分钟,见证了一个普通工人的非凡。
妻子田静回忆起那一刻仍心有余悸:“看他跳下去,我腿都软了……他水性其实一般。但我了解他,见死不救,这辈子他都会良心不安。”
上岸后,狄双成才感到手臂阵阵刺痛——全力破窗时,他的手臂被玻璃碎片划出多道伤口,鲜血直流。确认司机平安后,他带着妻儿默默离开,独自前往医院处理伤口。
兵魂匠心续荣光
1985年,狄双成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军人世家。父亲狄举新是退伍军人,外公更是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兵。听着军号声长大的他,从小就将“男儿要顶天立地”的家训刻在心底。
2005年,20岁的狄双成如愿穿上军装,成为武警淮安盱眙支队的一名战士。一次紧急集合时,他的迟缓换来班长语重心长的教导:“战场上快一秒,就能多救一个人!”这句话成为他军旅生涯的座右铭。在部队的摔打磨炼中,他养成了雷厉风行的作风,锻造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退伍后,狄双成加入中国铁建港航局泰兴港务公司,在离地四十米高的门机驾驶室里找到了新的“战位”。他始终以“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标准要求自己,将军人的纪律性与港航人的专业性深度融合。
在吊车司机岗位上,他始终保持“零事故、零差错”的工作纪录,用实绩筑牢港口作业安全防线。每一次起吊、每一个操作,他都一丝不苟。针对港口码头作业“临水、临高、设备密集”的特点,他提前勘察作业环境、仔细检查设备性能,保质保量安全完成公司交办的生产任务。面对泰兴港务公司港机设备种类多、操作要求高的特点,他通过自学,考取了多项港机特种设备操作证,成长为“一专多能”型港机设备能手,同事们常说:“有狄师傅在,我们干活心里特别踏实。”这简单的评价,是对他专业能力与职业品格的最高认可。
2024年抗击台风“贝碧嘉”期间,狄双成在巡检中发现3号门机防风装置异常。他冒着狂风暴雨,与检修人员一起奋战两小时,成功排除险情,避免了重大损失。
在泰兴港务公司的文化长廊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狄双成,这位普通的门机司机,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正能量传递大江南北
现场群众拍摄的救人视频在网上迅速传播,各大主流媒体纷纷报道这位“铁建港航勇士”的故事,狄双成的事迹如同冬日暖阳,感动了无数人:
“有勇有谋!退伍军人本色不改!”
“这才是真正的平民英雄!”
“看着大哥救人的画面,眼泪止不住地流……”
面对如潮赞誉,朴实的狄双成淡然一笑:“就是本能反应,看到有人遇险,换谁都会去救。这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
10月22日,一面写着“天窗破开生命路 救命恩情比海深”的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被专程送到中国铁建港航局泰兴港务公司。
获救司机紧紧握住狄双成的手,声音哽咽:“要是没有您,我这条命就没了!您是我们全家的救命恩人!”家属更是反复表达着感激之情:“您生死关头无畏无惧,守护了我们家庭的完整和希望”。
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要求组织学习好狄双成的事迹。中国铁建党委号召学习狄双成挺身而出、英勇救人的高尚情操;学习他退伍不褪色、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学习他甘于奉献、不怕牺牲的崇高境界;学习他精益求精、扎根一线的敬业精神。
“平时默默无闻,危难时挺身而出,这就是真英雄。”同事谷建英感慨道:“共事多年,狄双成做事的那股认真劲儿我们都看在眼里。这次救人,看似偶然,在他身上就是必然。”
“穿上军装保家卫国,脱下军装也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退伍不褪色,这是军人的本色,也是铁建人的担当!”同为退伍军人的中国铁建港航局“铁建桩01”打桩船船长甘锐表示:“我们将以狄双成为榜样,立足岗位,担当实干,把铁道兵精神传承好,传递企业正能量。”
在中铁十四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部,安全总监晋威威在专题学习会上动情地说:“狄双成‘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的责任担当,源自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担当,更是铁建人的骄傲。我将学习他英勇救人的高尚情操,彰显铁建人的责任和奉献。”中铁二十五局潍宿高铁项目技术员刘承浩深受触动:“危急时刻的‘纵身一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性的真善美。我将把这种精神融入工程建设,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
狄双成先进事迹所激发的强大动能,正在成为推进中国铁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