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10月24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党旗在智造一线高高飘扬

夏 琴 代广鑫 徐云华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10月24日   3 版)

    通讯员  夏  琴  代广鑫    本报记者  徐云华

    “嗡——”伴随着清脆的机械提示音,智能机械臂如同灵动的“钢铁舞者”,在箱梁预埋件上方精准穿梭、轻盈划过。转瞬之间,预埋件的尺寸精度、安装位置等各项关键数据便实时同步至中控屏幕,清晰直观、一目了然。这台全国首次亮相的箱梁预埋件自动检测设备,将传统检测效率提升5倍,人力成本直接削减超50%,成为合武高铁建设现场的“效率担当”。

    “这台‘智能检测员’的成功落地,是我们党员科创小组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中铁十一局七(新科)公司合武高铁金家寨制梁场技术骨干自豪地介绍。自进场以来,该项目党支部以中铁十一局“共产党员示范工程”创建为抓手,创新构建“136”党建融合机制,精心打造“攻坚克难 筑梦合武”党建品牌,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科技攻关的强大引擎,为智能建造注入红色动能。

    合武高铁金家寨制梁场从筹建之初就锚定“全工艺自动化、全流程信息化、全场景可视化”的高标准建设目标。为将蓝图变为现实,该项目党支部牵头设立6个党员先锋岗、划定7个红旗责任区,细化42项党员履职清单,覆盖科技创新、施工生产、质量管控等核心领域。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争第一难,不争第一更难”的奋斗理念,全力投身智控中心建造、智慧梁场综合管理系统研发等重点任务。

    “这套智慧管理系统就像梁场的‘最强大脑’,集成了质量、安全、进度等7大核心模块和N个子系统,能实现数据实时采集、生产一键排产,让施工现场与数字孪生图精准同步。”现场负责人介绍。得益于数智化建设的持续发力,该梁场成功斩获全线首个预制箱梁浇筑、首个取证通过的“双第一”佳绩。

    要让“智慧大脑”精准指挥现场生产,离不开功能齐全的智能设备作为“手足支撑”。项目党支部组建党员科创小组,全力推进智能装备的改良升级。在钢筋加工棚内,国内领先的接触网支柱自动焊接机器人高速运转,实现“一人一键”完成全套焊接操作,预埋件焊接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制梁台座旁,自动打磨喷涂机器人精准作业,将原本需要6人耗时4小时的工序,压缩至1人2小时即可完成,效率提升显著。如今,党员科创小组已牵头研发改良10余种自动化、智能化工装设备,成功应用模型“钢对钢”连接、箱梁下倒角气泡控制等15项工艺成果,立项5个重点科创课题,让党徽在智造一线熠熠生辉。

    从精准检测的“火眼金睛”到高效作业的“灵巧双手”,一项项数智成果正持续推动梁场生产效能迭代升级。“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与生产的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让智能建造贯穿项目建设全周期,为合武高铁高质量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红色动力。”项目负责人的话语中充满坚定与信心。

党旗在智造一线高高飘扬
驻队指导员让“一点红”燃成“一片红”
“双链融合”激活项目建设新动能
中国铁建重点工程集中亮相北京国际摄影周二〇二五
用大爱为生命续航
书香飘万家(图)
“清风讲堂”送廉洁 规范管理夯根基
多举措激活人才管理“源头活水”
党建“加”法 激活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