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10月17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上接第一版)

——“十四五”以来中国铁建培育新质生产力综述

王飞辉 肖永顺 石玉珠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10月17日   2 版)

    (上接第一版)

    “十四五”期间,铁建重工自主研制的8.61米主轴承顺利下线,并通过装机应用论证,一举击碎“卡脖子”枷锁,彻底攻克并自主掌握了盾构机主轴承全系列产品的设计、材料、制造、试验全过程关键核心技术,国产超大直径主轴承研制及产业化能力跻身世界领先水平,为盾构机装上了“中国芯”。

    铺开“十四五”以来中国铁建的科技创新画卷,每一笔都激荡着自立自强的豪情。从广袤原野到繁华都市,从生产车间到研发场所,从国内市场到世界舞台,中国铁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新质生产力澎湃向前,如滚滚春潮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在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由铁五院、中铁十一局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台千吨级高铁架桥一体机“昆仑号”,以驭千吨之雄力,让万里江海畅通无阻;在朔黄铁路,世界首台铁路桥梁换运架一体机“太行号”4小时“天窗期”内完成了T梁的“换、运、架”全部作业,效率提升3倍,实现即换即通车;在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面对全长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等难题,铁一院设计团队和中铁十八局等多家参建单位完成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隧洞,创造了TBM单机连续掘进世界第一等多项世界纪录;在卡塔尔世界杯主场馆卢塞尔体育场,铁建国际应用智能同步液压提升系统等先进科技,使超大型钢结构施工误差控制在3毫米之内,以“世界最高等级施工精度”惊艳全球。

    升级,传统领域焕新“智”变

    近年来,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近期,随着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建筑行业生产经营压力持续增大。

    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焕新“智”变,是建筑企业“活下去、活得好”的必由之路。

    走进中铁十四局房桥公司大直径盾构智能管片生产线,“大力娃”运载机器人、“千里眼”检测机器人、“火娃”焊接机器人等有序工作,优质的管片源源不断地生产。在中铁建设穗莞深城际前皇段施工现场,从模块化设计管线到标准化预制管材,从工业化作业组装到一体式安装施工,智能化装备和高效率作业让人眼前一亮,传统产业正经历脱胎换骨的蝶变。

    这仅是中国铁建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智造密集型”转变的一个缩影。

    “十四五”以来,中国铁建重新定义行业竞争力,通过科技赋能与产业创新,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场涵盖数字筑基、智能驱动、绿色赋能、标准引领的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席卷而来。

    ——数智变革重构生态。目前,中国铁建贵阳算力中心建成投用,各单位信息系统“上云”升级,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建设全力推进,构建“2+4+7”灯塔工厂体系,中国铁建特色的灯塔工厂正在建设,数智化转型蹄疾步稳,未来可期。

    ——技术革新加快迭代。铁路设计,勘察是前哨。随着中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建成,铁四院综合运用激光点云设备、机载和地面激光雷达、航空航天遥感测绘技术、大型3D实景数字模型制作技术、铁路快速测量车、无人机无人船等技术和设备实施勘察,1小时可从上千个方案中选出最优路线,1分钟即可完成100公里线路的三维设计方案,铁路勘察实现质的飞跃。

    ——发展动能优势叠加。在“六化转型”战略引领下,各基层单位也“各显身手”。在太原,中铁十二局以资金管控数字化转型为切入口,研发的首个由财务机器人组建的“数字员工办公室”,可实现业务处理效率提升10倍,数据处理准确率达100%,以“数字铁军”守护企业“钱袋子”。在上海,上海院研发的智能化“隧道综合量测机器人”,实现全自动调平、无感设站等12项关键技术难题的破冰,在确保测量指标的同时可降低75%的人工成本,目前已在多个项目隧道成功应用。在西安,中铁二十局与陕西高校联合研发的沙漠砂,较传统施工采用的河砂和机制砂,平均节约成本30%以上,绿色化效益明显,得到社会各界高度评价。

    乘势而上,蓄势竞发。从研究室的技术突破到施工一线的智能变革,从传统产业的涅槃重生到新兴赛道的加速布局,中国铁建正以科技创新为笔、产业升级为墨,在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新坐标上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表单化”到“穿透式”:精细化管理再造工程管控新生态
中国铁建两项创新成果代表国家“十四五”成就最主水平
深江铁路首座转体桥完成转体(图)
全国首个期货金融业全要素产业园正式投用
“一包双进”模式 激发班组活力
中国铁建30项发明专利获中国专利金奖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上接第一版)
以“落实之笔”答好“收官之卷”
南潼高速成功上跨西南地区首条快速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