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鲁木齐10月10日讯(通讯员蒋志忠)“不仅要看‘马力’,更要察‘潜力’!”近日,中铁二十一局一公司一场旨在发掘后备管理人才的遴选工作圆满收官。这场选拔由公司组建的“伯乐团”,采用“笔试+面试+答辩”三重考核,从48名管理干部、业务骨干、技术尖兵中精挑细选,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储备“千里马”。
“我们把‘伯乐’的标准定得很细,既要懂业务,更要会识人。”该公司人力资源部(党委干部部)负责人介绍,为确保选准“良驹”,公司专门组建了由领导班子组成的“伯乐评审团”,围绕“德、能、勤、绩、廉”五大维度制定考核细则,既看员工当下的业务能力,更关注未来的管理潜力,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不被埋没。
在“伯乐”们设计的考核流程中,每一关都暗藏“识才玄机”。首轮笔试如同“初试蹄声”,不仅考察企业管理制度、目标任务、业务流程、企业文化等“基本功”,更通过论述分析题检验应试人员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硬实力”;进入面试环节,“伯乐团”以“结构化提问+压力测试”方式“细观步态”,从沟通表达、逻辑思维、应急处置等细节中,判断应试者是否具备管理岗位所需的综合素质;最终的答辩环节,则是“良驹”们“亮才显能”的关键——面试人员需结合岗位实际阐述未来工作规划与创新思路,现场接受“伯乐团”的追问点评,全方位展现专业素养与管理构想。
“从备考梳理业务知识,到答辩阐述工作设想,感觉自己像在‘伯乐’面前全力奔跑,既紧张又充实。”成功入选后备干部名单的项目经理何洪波坦言,这场选拔不仅让他通过“三重考”证明了自己,更在“伯乐”们的点评中明确了成长方向,“就像找到了精准的‘训马指南’,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了。”
据悉,此次“伯乐选驹”共选出37名后备干部,涵盖工程公司领导班子副职后备岗位推荐人选、总部部门正(副)职岗位后备人选、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后备岗位人选等多个关键岗位。后续该公司将为这些“后备良驹”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培养计划,通过岗位轮换“练蹄劲”、项目历练“长本领”、导师带徒“传经验”,加速人才成长,让“千里马”在企业发展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上一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语音读报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