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
全国最大垃圾填埋场重庆长生桥垃圾填埋场生态修复工程变身“生态宝地”;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片的红树盘根错节,在近岸海水中茁壮生长,生态修复项目实施成效开始显现……
成立绿色低碳产业研究院,开展绿色低碳产业相关技术研究、产品创新和产业培育,加快形成绿色低碳领域新质生产力。组建生态环保公司,重点发展绿色环保产业,践行绿色理念、实施绿色行动,打造绿色产品、培育绿色文化。5年来,中国铁建将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深度融合,将绿色发展与转型升级紧密结合,大力拓展绿色低碳业务,构建科学合理、绿色高效的产业格局,引领基础设施绿色转型升级,为建设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中国贡献一份“铁建力量”。
共同富裕,城乡融合迈向更高水平
陕西太白,秦岭脚下,当地村民感慨:“从前去县城卖山货,天不亮就得赶驴车出发,一路颠簸,到了县城,人也累得散了架。现在高速公路修到家门口,晌午装车,傍晚就能在西安的集市上吆喝咯。”
眉太高速通车后为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喜人变化是中国铁建助力山区群众迎来发展新机遇、驶入致富快车道的生动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5年来,中国铁建在编织大地经纬,畅通交通主动脉的同时,也始终不忘把改善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群众的出行条件、生活面貌扛责在肩。
陕西延安,建设者将最后一对长钢轨在延安站精准铺设到位,陕北革命老区首条高铁西延高铁铺轨顺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开通运行指日可待。
云南香格里拉,新香维公路建设现场如火如荼,这条资源开发路、经济发展路、物流主干路建成后将让维西县10个乡镇、德钦县澜沧江流域乡镇、香格里拉市部分乡镇近20万人受益。
新疆喀什,中国铁建参建的伽师县—西克尔库勒镇—国道314线道路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惠及7个乡镇、45个行政村、20万群众。
铺下的是路,连起的是心,通向的是富。从荒山石山到绿水青山,从“穷沟沟”到“金窝窝”,5年来,中国铁建精准对接人民需求,用一条条匠心铺筑的康庄大道,奋力书写山区民族地区与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新答卷”,让便捷、舒适、温馨的出行梦想照进现实。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金秋十月,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千年古县”——井陉县测鱼镇张河湾水库上游的井陉连翘基地,收获期后一片金黄,煞是美丽。
作为产业振兴重要项目之一,由中国铁建投资建设的具有本土特色的井陉连翘基地,立足中药材种植产业升级,以科技服务种植、赋能农业,打造集产业研发、种植运维、生产深加工、推广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中药材种植产业生态链,带动区域内多产业协同发展。
基地全面投产后,每年用工高峰期可提供就业岗位约1500个。目前,井陉连翘产业品牌已成为乡村产业品牌之一和擦亮中国铁建品牌的重要载体。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站在“十四五”收官的历史节点回望,中国铁建用一项项品质工程,为区域协调发展打通了经络,让资源要素得以更高效地流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筑牢了坚实根基,30万铁建人交出的不仅是穿山越海、通达四方、绿色筑底、高楼林立的技术答卷,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上一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语音读报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