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9月18日讯(通讯员马昌远 肖俊文)“累计下发工作联系单10余份,推动解决项目劳务结算等多个流程堵点。”“借助大数据监督提醒,分供合同滞后结算等预警触发率有效下降51.8%。”近日,在中铁建设西南公司大监督工作推进会上,一组组数据成为监督效能提升的有力印证。
“我们从‘小切口’入手,不断延伸监督触角,让监督更加精准有效。”中铁建设西南公司纪委书记冉世锴表示。今年以来,该公司纪委陆续制定并印发了《大监督工作重点导图》《工程项目纪检监督工作指导手册》等文件制度,通过大数据监督、工程项目纪检监督、专项监督、巡审联动等多种举措,织密监督一张网,将大监督贯穿企业管理全流程,切实提升监督治理效能。
结算确权是控制经济成本的核心环节,也是推动项目收付款的重要依据。为加速项目结算、疏通执行堵点,该公司借助企业自研的大数据监督平台建立“1+4+N”工作机制,形成由纪委主导,经管、工程、物资、招采4个业务部门协同配合,多家单位共同参与的全覆盖监督体系。他们对分供合同滞后结算、主材工费超量结算等预警信息进行分析研判,追溯问题根源,打通流程梗阻,并下发工作联系单,督促责任部门或项目部限期整改落实。今年以来,该公司完工合同平均结算周期对比去年缩短了35天。
“我们将监督贯穿生产经营全流程,加强对人工、材料、机械等关键成本的过程监督和风险预警,系统推进防亏、控亏、减亏和惩亏工作。”冉世锴表示。该公司纪委聚焦物资进退场管理、“四量”对比、维保修费用转扣等关键环节开展工程项目纪检监督,并联合相关业务部门对存在风险的项目部实施挂牌督办,深挖问题根源,惩治失职失责,持续完善企业管理制度。同时,该公司每月选取2个项目开展超量结算专项核查,规范材料使用、派工签证、结算确权等管理行为,筑牢工程项目防亏治亏监督屏障。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通报监督发现的问题30余个,督促落实对下罚款和维保修费用转扣共计40余万元,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追责问责。
下一步,公司纪委将持续优化大监督工作机制,推动监督重心由“事后纠偏”向“全程防控”转变,以高水平监督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