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前进,向着更高的目标

李继亮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9月05日   4 版)

    □  李继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红旗飘扬,国歌嘹亮,气势昂扬。身在其中的我看着整齐划一的受阅方阵和现代化装备从天安门前庄严行进,泪水不禁湿润了眼眶,这不仅是一场国力与军威的展示,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今天有幸在大会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更让我回想起三十五年来与铁路电气化事业相伴的日日夜夜。

    作为一名铁路电气化正高级工程师,我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就与铁路结下不解之缘,把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我国铁路电气化事业。这些年我先后参与了南昆线、株六复线、神朔线、内昆、大准、徐连、新菏兖日电化改造、京九电化、滨洲电化、浩吉铁路、盐通高铁、南沿江城际铁路等十二条铁路的电气化建设和改造工程。作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的一员,在严寒的滨洲铁路,我们用6个月完成了600多公里承导线架设;在风沙肆虐的兰新高铁,我们研发的防风型腕臂安装技术荣获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成功破解了世界级难题。近年来,我参与了盐通高铁、南沿江高铁等重大项目的“四电”工程建设,带领团队以“绿色沿江,智能建造”为理念,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标杆工程。

    在职业生涯中,我获得全国优秀项目经理、中国铁建一级项目经理等不少荣誉,深知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更是对我们整个团队和中国铁建电气化局的肯定。每一份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技术攻关,是团队成员的默默付出,更是中国铁建电气化人“要干就干最好,要争就争第一”的精神传承。

    站在观礼现场,我看到的不仅是国防现代化的辉煌成就,更是万千行业共同托起的民族复兴。我深知每一公里铁路的延伸,都离不开技术的创新与匠心的坚守。我们肩负的铁路“四电”工程,犹如高铁的神经脉络,关乎铁路运行的安全与效率。从京九铁路营业线改造到南沿江高铁智能建造,从极寒地区施工到大风区段技术攻关,我们始终以分毫不差的精准要求自己,用技术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天安门上空翱翔的战机之下,是千千万万劳动者托起的强国梦想;高铁线上呼啸而过的“复兴号”背后,有我们铁建电气化人的智慧和汗水。在通往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每一个平凡岗位的坚守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当前,企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四年党龄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更加感到责任重大。我将把这次观礼的激动与自豪转化为前进的动力,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己任,扎根一线、专注技术、培育新人,争取在“四电”工程技术研发和复杂项目管控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打造更多优质工程,以实际行动诠释铁建电气化人的担当,为企业发展和交通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作者单位:中国铁建电气化局

铭记胜利荣光 奋进伟大时代
两次受阅 初心不改
铁骨铮铮 荣光时刻
前进,向着更高的目标
以工匠精度丈量盛世荣耀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