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襄阳8月14日讯(通讯员叶 浩 林成立)“通过联合检查,我们发现部分项目创誉创效水平有待提升,个别项目制度执行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近日,在中铁十一局六公司大监督工作联席会上,该公司纪委书记、大监督工作委员会主任苏孟军直击问题要害。
今年以来,为切实提升监督效能,该公司着力构建“纪巡审”联动机制,由大监督工作委员会统筹,推动纪委“日常体检”、巡察“政治体检”和审计“经济体检”深度融合,建立“共商研判、协同监督、线索移交、成果共享”的联动路径,彻底打破“各管一块、各自为战”的传统监督模式,形成了同题共答的强大监督合力。
为促进联动机制走深走实,该公司组建“纪巡审”联合检查组,对武汉、厦门两大片区项目开展穿透式监督,创新形成“审前联动、查中协同、改后共促”的“三查三同步”工作体系,以问题同步研判、线索同步移交、整改同步推动,为大监督常抓常新、落实见效注入新的动能。参与联合检查的纪检干部汪东深有感触地说:“机制运行以来,监督盲区明显减少,问题挖掘得更加深入,企业治理‘体检单’越来越精准了。”
与此同时,该公司创新将基层民主监督有效融入联合检查,以“五测五讲”和专项课题调研为抓手,下发问卷53份,通过测作风建设、廉洁从业和制度执行情况,收集员工意见7条,为开展监督检查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群众视角”,有效消除了监督盲点。
“我们把分散的监督力量拧成了一股绳,织密了监督网,提升了监督的精准性和实效性。”该公司纪检工作部部长郭跃理表示,自“纪巡审”联动机制建立以来,他们先后检查4个工程项目,召开联动检查会议2次,发现各类问题43条,发放整改通知书4份,推动解决了一批顽瘴痼疾,实现了“1+1+1>3”的效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联动机制,推动三方相互支撑、相互补位,更加精准地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实现监督效能最大化,以精准有力的监督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苏孟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