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7月25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4300本书背后

袁 鹏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7月25日   4 版)
来自乔建镇初级中学的师生代表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袁 鹏 摄

    □袁 鹏

    “封面的烫金刀纹在晨光里泛着冷冽的光,新书特有的油墨香在寒气中格外清洌,我小心地翻开书页,书页分离时发出清脆的‘哗啦’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
    很难想象,这段极富画面感的文字出自一名初中生之手。文字的作者陆显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乔建镇初级中学一名初二的学生,平时寄宿学校的他,一大兴趣爱好就是看书。可搁过去,这个简单的兴趣爱好在学校老旧的阅览室和有限的藏书面前都显得有那么一些“奢侈”。
    隆安地处广西西南部,喀斯特地貌雕刻出她独特的肌理,祖祖辈辈在此播种耕耘,留下了“中国那文化之乡”的美誉。公元1533年,明朝嘉靖皇帝在此设县,并赐名“隆安”,寓意“兴隆发达,长治久安”。从隆安县城到乔建镇初级中学开车还有十余公里,沿途是连绵不绝的火龙果树和漫山遍野的香蕉林,这些构筑了她纯朴的底色和当地人勤劳的特质。这里山路蜿蜒,初来乍到,你的脊椎会记住她每一处“发卡弯”的脾气,可即便如此,也抵挡不住这样一群人。
    改变就发生在2024年。
    这一年,中国铁建开始承担隆安县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工作,也就在这一年,有着60余年建校史的乔建镇初级中学迎来了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不仅带来了最新的电脑,升级了电教室,还将“四方书院”从2300多公里远的北京“搬”到了这里。不到半年时间,中铁建设通过内部员工捐赠的形式,丰富各类藏书4300余册。爱国主义教育专栏里,200多件铁道兵时期的老照片、老物件,打造了一个“迷你”纪念馆。“都说广西实现了水果自由,丰富的藏书也让我们实现了阅读的自由。”刚刚以优异成绩考入重点高中的该校学生潘佳怡在日记中记录道。

    “我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迫不及待地想要在这片知识的土壤里扎根发芽”“这里没有外界的嘈杂与纷扰,只有淡淡的书香和轻轻的翻书声”……
    翻开略显皱巴的《四方书院使用情况记录簿》,半年多的时间里,上面就已经密密麻麻地爬满了数百个孩子的借阅签名。和陆显智、潘佳怡一样,平日里一到下课时间,越来越多的孩子就爱往四方书院里钻。
    四方书院本是中铁建设为员工打造的一方共享空间,取意“通达四方,惠泽四方,融汇四方,志在四方”,不曾想,它竟在千里之遥的乔建镇初级中学开出了分院。深入这群孩子后,发现惊喜远不止于此:透过四方书院,有的从过去的内向、不善表达变得敢于展现自己了;有的借助这扇窗口,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了解了更多课堂和书本外的世界;有的慢慢从“感觉被世界遗忘”到“拥有了读万卷书的机会,有了行万里路的底气”……
    小小四方书院,走进了孩子们的内心,也拉近了他们与首都北京的距离。2025年7月7日,12名师生代表踏上了前往北京的研学之旅,这是他们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为期四天的研学之旅,他们看升旗、登长城、逛故宫、访北大,品尝北京炸酱面、豆汁、涮羊肉等当地特色美食……在铁道兵纪念馆里,他们亲眼看到了登高英雄杨连第的铁钩,亲身体验了“基建狂魔”一个个建筑奇迹。“从未想过能来北京研学,尤其是在铁道兵纪念馆,我触摸到的不仅是钢轨的温度,更是一代代建设者用热血与忠诚铸就的‘逢山凿路、遇水架桥’精神丰碑。”已经准高一的黄婉怡难掩内心的激动,“平时只能在网上看到的画面,现在我们竟然能亲眼看到!天安门、长城、故宫……每一处都在我心中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唱山歌哎,这边唱来那边和,噢,那边和……”座谈会上,爱好唱歌的壮族姑娘李娜娜自信地唱起了《山歌好比春江水》,众人情不自禁地一块跟着和,四方书院瞬间从书的海洋化成了欢乐的海洋。
    校党建办主任黄素珍动容地说,“这段研学的每一个细节,都像一颗种子,落在孩子们心里,也落在我的心里。”返程路上,她在微信朋友圈写道:“孩子们眼里的光,是最好的回响。我要把这份惦念藏进日常,用行动续写感恩。”
    离别时,北京的天空不争气地下起了大雨,孩子们也忍不住相拥而泣。“我们定将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正气,不负青春,志在四方。”八达岭长城上、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孩子们的誓言掷地有声。四方之志,志在四方,我想,这就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意。 
    作者单位:中铁建设

它从抗战硝烟中走来
舞动的桥
母亲的微笑
又到了喝绿豆汤的日子
4300本书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