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穿透工程末梢 织牢防控网络

李小翠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7月11日   3 版)

    本报北京7月10日讯(通讯员李小翠)“单月挽回劳务费用损失2.5万元”“仅混凝土过磅监督一项,全年节支16.56万元”……在中铁建设西南分公司纪检工作会上,各项目纪检负责人纷纷亮出“监督成绩单”。这种“用数据说话”的监督模式,已覆盖中铁建设所有在建项目,成为堵塞管理漏洞、降本增效的标准动作。近年来,中铁建设通过体系重构与机制创新,推动大监督机制直抵工程项目一线末梢。

    以纵向穿透破题,构建“纪委统筹—部门协同—项目落地”三级监督链。公司将大监督机制延伸至工程项目管理关键环节,纪委牵头制定《工程项目纪检监督办法》,聚焦劳务费结算、物资入场称重等8个关键业务环节,明确“混凝土过磅率100%”“废料处理全程跟踪”等硬指标。同时,指导所属单位配套出台工作手册与清单,所属总承包公司整合国铁集团检查标准与内部站房项目防控清单,编制《基层大监督工作手册》;南方公司建立班子成员督办、职能监督抽查、纪检负责人履职“三张清单”,确保基层监督照单履职、精准落地。

    大监督穿透至基层,核心在于直击痛点、提升效能。一方面,公司和所属单位推行“联合督导”替代“多头检查”,一年来累计开展集中监督309次,压减检查考核300余次,移交整改问题1409项,整改率达90%以上。另一方面,将监督嵌入精细化管理、“三金”压控等业务链条,所属中原公司通过主材量控指标与个人绩效挂钩,推动钢筋、混凝土节约率同比提升1.39%和2.35%。北京公司推动非实体治理7项管控措施落地,挽回经济损失300余万元。

    此外,数字赋能推动大监督的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公司纪委通过自主研发的大数据监督平台实时抓取经管、运营、物资等系统数据,对劳务费超量结算、平米指标上涨、合同签订“先斩后奏”等16个监督点,依据偏离阈值动态分级实施“红、黄、蓝”三级预警,精准定位问题疑点,实现监督关口前移。一年来,公司通过大数据监督推动完善招标采购、物资管理等制度机制21项,同时,针对核查中发现的钢筋、混凝土、砌体等材料超耗问题,纪委将其提炼转化为大数据监督平台的材料超耗预警监督模块,形成“智能预警—核查处置—制度优化—规则迭代”的闭环管理,不断织密工程“监督网”。

    “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构建穿透基层的‘一盘棋’监督格局,试点‘黑白名单’、海外风险防控等机制,强化嵌入式、联动式监督,全面提升治理效能。”公司纪委负责人表示。

融共建之力 铸混改之基
“党建链”赋能项目建设“提速提质”
深入一线话安全(图)
服务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小班组”迸发“大能量”
建立“6+N”监督机制 完善基层治理
穿透工程末梢 织牢防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