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7月1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小班组”迸发“大能量”

王飞辉 赵一坚 杜 娟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7月11日   3 版)

    本报记者  王飞辉  通讯员  赵一坚  杜  娟

    “通过班组建设,让我们有地位、受尊重、得实惠,这是对我们农民工的尊重与厚爱。”前不久,受邀参加青岛地铁集团举行的慰问一线演出后,中铁十八局一公司青岛地铁5号线02工区保障班组的电焊工杨会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演出活动现场,54岁的杨会昌作为一名地铁建设一线表现突出的工人党员,胸戴大红花、身披红绶带,和其他表现优秀的工人党员、优秀示范班组长走上舞台接受表彰。

    杨会昌所说的班组建设,是中铁十八局近几年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和改革,提升班组建设效能的一个缩影。在一公司承建的青岛地铁5号线一标段,项目团队创新实施班组“两进三环四管五保”管理体系,实现作业管理与项目效益“双提升”。

    据项目负责人宋玉忠介绍,“两进班组”,即选择一名党员和一名管理人员纳入班组管理,与一线工人深入探讨交流施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激发了班组深度参与项目管理的潜力。

    为了更好激发班组内生动力,项目部通过进场验收、过程考核和“小立法+二次分配”三个环节,开展对班组的引导管控。“两进”人员与班组共同探讨确定现场10条“小立法”条款,涉及否决项、加分项和减分项,每日由“两进”人员和班组长进行考核打分,月底汇总每名班组成员得分,据此开展二次分配考核兑现。在此基础上,项目部对班组还是实行“四管”,即管体系、管培训、管分配、管生活,最终实现“安全有保障、质量无缺陷、效率有提升、效益有提增、团队能自治”的“五保”目标。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深化提升举措,换来了班组战斗力的有效提升。宋玉忠介绍,班组管理模式改革后,管理壁垒打破了,“三违”行为减少了,班组活力增强了。以起麦区间开挖支护班组为例,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22条,“五小”发明成果在全线推广,直接产生了经济效益,工友们足额兑现了考核奖金。这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模式,使起麦区间月施工效率较上场之初提升20%,区间贯通时间较计划提前90天。

    青岛地铁5号线一标段班组建设管理的“样板戏”并非“一枝独秀”。去年以来,中铁十八局实施以“强基固本”“提质提升”“卓著卓越”为主题的精细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将精细化管理穿透到项目管理全过程,穿透到班组这个项目建设的“基本单元”。

    中铁十八局二公司合武高铁线项目部精选40名党员、干部进驻34个班组,落实“穿透式管理”,实现班组安全隐患排查效率提升8%,工序衔接时间缩短5%。三公司在黄百铁路等项目推广应用“e建通”手持机,将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入班组建设,一线管理人员借助手持机可以实时拍摄并上传隐患照片,推动整改闭环,打通了班组安全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建安公司璟上江澜项目部利用智慧工地平台设备预警系统能提前发现隐患,避免事故发生,数字化手段让班组管理效能大幅提升。四公司津潍高铁项目部打造“一站式”产业工人之家,探索建立班组考评激励机制,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活动,班组安全建设成果经验先后在13个项目推广运用。

    类似的做法不胜枚举。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开展以来,中铁十八局注重强基固本,把班组这一“最基层、最基础”的单元作为突破口,通过强化力量配备、深化数字赋能、完善考核激励等举措,有效激发班组活力,让班组“小细胞”释放“大能量”。

    “班组的活力就是项目的竞争力。”目前,中铁十八局正以精细化管理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复制推广青岛地铁5号线等项目的班组建设管理经验,打造一批标杆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效应,助力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融共建之力 铸混改之基
“党建链”赋能项目建设“提速提质”
深入一线话安全(图)
服务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小班组”迸发“大能量”
建立“6+N”监督机制 完善基层治理
穿透工程末梢 织牢防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