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7月04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畅通“双循环” 让资产“活”起来

邓联旭 韦相宇 曾万兴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7月04日   2 版)

    本报广州7月3日讯(记者邓联旭 通讯员韦相宇  曾万兴)“周转材料调拨时间从原来的7天缩短至48小时,铁建云链平台上线后,已成为人人可用的‘云端资产库’!”谈起近期物资管理的创新举措,中铁二十五局一公司物资部长黄旗如数家珍。该公司以数字化赋能资产管理,前瞻性布局,在周转材料领域构建起内外协同的“双循环”运营体系,蹚出了一条“盘活存量、严控增量、降本增效”的创新之路。

    面对传统物资调拨模式中信息不畅、响应迟缓的痛点,该公司以“成本管理”为核心,借助铁建云链平台搭建起资产调拨的“快速通道”,有效激活资源效能。

    “后勤粮草官”既要摸清家底,更需洞察前线所求。该公司收拢项目周转材料处置权至所属工贸分公司统一管理,将符合重复利用的物料,按市场价回收项目闲置材料冲抵租赁款项,同时将全部资产数据录入云链平台“循环物资”模块,打造“云端资产库”。如今,“资源一张图”清晰展示每项材料的规格、库存与分布,可视化管理让资源尽在掌握。

    “项目刚进场时材料需求多、缺口大,以前要么重新采购,要么挨个项目打电话询问,耗时费力还可能耽误工期。现在鼠标一点,所需材料有无、在哪一目了然。”武梅铁路项目物资部长左富祝站在堆场边,看着从其他项目回收翻新后及时运抵的模板材料感慨道。据统计,铁建云链平台上线以来,已撮合内部调拨30余次,为深江、广湛、武梅等重大项目精准输送周转材料4562.72吨,节约租赁成本410.64万元,材料闲置率下降38%。

    单靠内部循环还不够。为打造全链条运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该公司向外借力补短板,构建内外协同的“双循环”运营体系。当了解到深江铁路江门制梁场自有提梁设备无法满足需求时,他们创新采用“以物换物”模式,用2台闲置的28米提梁机换来外部单位2台38米提梁机使用权,既盘活了沉睡资产,又为项目节省外租成本260万元。

    依托铁建云链平台与多年资产管理经验相融合,该公司租赁业务已走出属地珠三角地区,业务板块覆盖传统铁路、新基建等领域,累计高效管理周转材料11742.12吨,减少现金支出约4227.16万元,周转材料使用率达90%以上。昔日沉睡的资产,在畅通的“双循环”体系下,已成为高效流动、创造价值的“资源中枢”。

中铁建设“零碳建筑”品牌
业财融合赋能价值创造
世界在建最长桥梁跨引江河斜拉桥合龙(图)
畅通“双循环” 让资产“活”起来
用好激励“金钥匙”发展新质生产力
西延高铁铺轨到达革命圣地延安
香港首个高层简约公屋正式入伙
广州地铁12号线开通
小积分撬动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