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赵仕玮 范文博
13个节点均提前完成、啃下项目建设的“硬骨头”,储运装工程单月完成产值超3000万元、占全年计划的42%……这是中国铁建大桥局兴保铁路复线项目驻队党代表张立鹤交出的成绩单。
兴保铁路复线项目是山西省强化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煤炭外运能力的重点项目,由铁路工程、煤炭储运装工程以及配套道路工程共同构成。储运装系统工程内容繁杂多样,交叉施工作业频繁,施工工期异常紧迫,加之地势高低悬殊,高边坡、高路堤等特殊施工单体多,测量精度要求极高,施工难度极大。其中,加筋土高边坡作为国内目前填筑最高、规模最大的单位工程,是项目建设的“硬骨头”。
“思在行前,只有理清工作思路、统一思想才能有的放矢。”派驻储运装工点成为一名驻队党代表后,张立鹤第一时间就将几个工班负责人和安全、技术、物资等管理人员拢到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强化交叉作业队伍的协调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根据工期节点,储运装工程需在30天内完成80万方土方开挖,这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攻克这一难题,张立鹤和团队对运输车辆、人员以及路线进行重新规划,采用“多级、分台阶”的开挖方式,高峰时期8个队伍同时施工,18个作业面火力全开,300多名施工人员同步推进,单日挖运土方量高达3万余方。最终,张立鹤带领的工区不仅高质量按时完成目标任务,还屡次在劳动竞赛考核中获得第一。
“我们和劳务队伍是一个团队,要共同朝着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的目标奋进。”由于储运装工程涉及的队伍众多,队伍施工设备、人员的间歇性变动易导致成本增加、施工不连贯,张立鹤利用谈心谈话、工作例会等时机,群力群策跟劳务队伍一起剖析效益点,传授劳务队伍降本增效的妙招。
同时,张立鹤从全局出发通盘考虑,成立现场协调小组,调配工班之间的设备、小型材料、特殊工种人员相互支援,既实现资源共享和成本最小化,又让现场施工得到了优化。在张立鹤的合理调配下,项目实现1公里范围内开挖与强夯回填的完美结合,累计为项目创效上百万元。
在协调工班解决项目生产难题的同时,张立鹤也将关心关爱一线劳务人员、解决急事难事烦心事,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工资发了没有,发到几月份了,家里一切都好吧?”这是张立鹤到工地与工人闲谈时最常问的问题。从担任驻队党代表开始,张立鹤与一线工人开展谈心谈话29次,协调解决一线工人生活、工作中的烦心事46件,邀请保德县林遮峪乡体检中心为180名工友进行全面身体检查。
张立鹤坦言,唯有与一线工人推心置腹,真诚沟通,真心实意地为劳务队伍排忧解难,才能实现项目部与劳务队伍的双向奔赴,共同推动项目建设。这也是他以心换心、快速推进施工的“制胜法宝”。
每天步行2万多步,协调10余支劳务队伍,接打电话100多个……在张立鹤的带领下,储运装系统已完成全部主体施工,并完成重载调试达到运营条件,过去曾经荒无人烟的土山头,已变成如今繁忙营运的生产线。
每次提及这翻天覆地的变化,张立鹤那张黝黑脸庞上总会不自觉地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劳务队伍无小事,我们用心办好劳务队伍的每一件‘小事’,就等同于干好了项目部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