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铁十八局生产的竹缠绕管廊参展中国-亚欧博览会。 |
通讯员 曾凡泓
竹基产业作为一种以竹子作基材,生物基技术为支撑的绿色低碳产业,在管道管廊等领域有着巨大优势和良好前景。作为国内较早发展竹基产业的企业之一,中铁十八局致力于完成竹基产业的全国布局,增强竹基产业的研发、创新及科技支撑能力,逐渐构建起以“产业投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生产营销+工程服务”为核心的全产业生态链,在品牌规划和定位、品牌管理和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助力中国铁建打造竹基品牌,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贡献力量。
加强顶层设计 深化品牌引领力
中铁十八局深入贯彻落实“把竹基产业当做事业来做”的发展要义,通过深度市场调研、制定竹基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并购上下游企业等方式,不断优化竹基产业战略方向,引领竹基品牌科学化塑造、创新性发展。
中铁十八局组建竹基产业工作专班,走访调研了浙江、福建、湖南等竹林主产地和特色竹基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协作完成《中国铁建竹基产业发展报告》《中国铁建竹基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确立了立足竹基管道主业,开发多维应用场景的发展方向。与福建三明市、湖南桃江县等地方政府签署竹基产业合作协议,明确旗下环保科技公司和竹缠绕公司竹基产业发展定位,积极推进特色竹基企业并购,不断提升竹基品牌,打造战略高度。编制《竹基品牌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将打造竹基品牌列入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助力形成常态机制。确立“竹基产业引领者、绿色低碳智造者”的品牌定位,“以竹为基、绿动未来”的品牌口号,“打造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竹基建造商”的品牌愿景,以丰富的品牌文化内涵引领开拓市场。
强化研发创新 提升品牌竞争力
中铁十八局以“材料突破+工艺升级”驱动产业化,通过“标准引领+低碳赋能”构建产业生态,以技术创新力提升品牌竞争力。
他们牵头组建中国铁建竹基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以多名院士和清华大学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为主的竹基复合材料专家委员会,吸纳竹木工程、竹材科学等领域高层次人才,更新升级制造装备和竹基产品,积极申报开展《重组竹轨枕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竹塑波纹管研究》等课题研究,大幅提升竹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力度。据统计,中铁十八局2024年竹基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58%。
他们积极联合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开展技术推广和标准制定,目前已取得竹缠绕相关专利24项、软著19项、国家行业标准6项,获得第三方授权使用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参编的《竹缠绕复合管》国家标准等4项标准已投入市场应用,竹缠绕产品荣获中国绿色建材最具推广应用奖,所属环保科技公司依托竹基产品获评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等称号,不断提升竹基品牌权威性。
培育示范项目 树立品牌标杆
中铁十八局以在内蒙古成功铺设世界首条竹缠绕城市综合管廊为起点,凭借竹基产品绿色低碳、综合性价比高等优势,推动其在我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城市综合管廊、灌区工程、高铁隧道高压风管等领域广泛应用。
“虾稻一体化”引水工程是南阳市政府与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团队合作项目,2.7公里的3条管线全部使用竹缠绕管道铺设,项目充分发挥竹缠绕管道绿色环保优势,为加快南阳农业绿色转型升级打造了样板工程,受到地方政府和袁隆平院士杂交水稻团队的高度评价。在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风景区临时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兰张三四线铁路反坡排水工程等项目中均以竹缠绕管道代替传统管道,受到业主和客户点赞。
此外,中铁十八局还通过参加行业展会、开展媒体传播、定期回访等方式,积极推广维护竹基产品,提升品牌价值。
下一步,中铁十八局将坚决扛牢发展主责,全面推动竹基产业专业化运作、精细化管理、品牌化发展,为中国铁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