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汕头3月27日讯(通讯员林 凤 李金雨)3月26日,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随着开挖直径达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标志着由中铁十四局承建的世界首座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
汕汕高铁起自汕头站,终至汕尾站,正线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汕头湾海底隧道是全线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全长9781米,洞身穿越17处断层破碎带,建设过程中要克服近百米超高水压、高氯盐侵蚀、多断层构造、地层软硬不均、极硬岩等世界级施工难题,同时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施工,相向推进。
矿山段穿越的F9活动断层是整条隧道关键性“卡脖子工序”,该断层位于运输繁忙的汕头湾主航道正下方,裂隙发育密集,岩层风化严重,洞顶距弱风化覆盖层最薄处仅有2.36米,极易造成坍塌涌水事故。项目团队先克服近百米级超高水压开展海上注浆和洞内注浆来封堵裂隙,提高围岩完整性,再用高精度控制爆破技术进行开挖,历时19个月成功贯通。
盾构段需要穿越298米的上软下硬地层、500多米的全断面极硬岩,该项目创新采用刀间距为90毫米的常压刀盘,加密布设刀具,掘进过程中创新研发出三刃刀具,全面提高破岩效率,还配套了刀具监测系统,通过数据监测了解刀具的磨损情况,实现精准换刀,最终鏖战1400多天实现贯通。
汕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通车后,将与在建的漳汕高铁连接,在珠三角、海西、长三角之间构筑起一条新南北向大能力客运通道,对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