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3月28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青春绽放在雪域高原

冉 卫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3月28日   4 版)

    □ 冉  卫

    生命是一段旅程,每一段旅程都是人生的风景,每一步都承载着生命的意义。走进雪域高原,书写着不一样的精彩人生,把我们的青春写进雪域高原,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青春应该书写在时代最需要的地方。去年六月,因为项目建设需要,我和我的同事们踏上了让人魂牵梦绕的青藏高原。这里有蓝天澄澈、日照金山,白云连绵、牛羊成群,对于短暂停留的旅行者而言,辽阔的雪域高原神秘幽静、美如画卷。对我们常驻雪山之间的建设者来说,这里位置偏远、高寒缺氧,恶劣的自然环境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这里长期工作和生活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尽管自然条件艰苦,但我们仍毅然决然地踏上这片雪域高原,这就是我们铁建人的使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身影。

    勇于迎接挑战是青春该有的模样。“如果不是项目建设,我估计一辈子也不会走到这些地方来”,同事念叨在嘴边的一句话,却不经意间道出了我们位置有多偏僻、条件有多艰苦。即使这样,我们也没有打退堂鼓,坚持了下来,很快适应了高原环境。在这里,我们以雪山为伴、牛羊为友,踏冰雪,迎寒风,始终奋战在施工一线,赶进度、拼质量,用双脚丈量雪山的高度,用双手创造那一条条盘旋在雪山上的道路。那是一条条致富路、幸福路,“路通了以后,孩子们出去上学就很方便了,我们的牦牛肉、酥油茶也能卖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着即将通车的道路,当地居民显得异常兴奋。富了百姓,甜了生活,那一刻,我们所有的付出和艰辛都是值得的。

    不畏艰险、勇于奉献是最骄傲的青春底色。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迎难而上,勇做先锋。日喀则地震发生后,同事们第一时间为灾区送去棉被、棉衣、牛奶、面包等生活物资,并全身心投入抗震救灾中。在现场救援时,气温几乎都是零下十几摄氏度,时常伴随着风沙,寒风刺骨,同事们没有退缩,发扬铁道兵的优良传统,不畏艰苦,顽强拼搏,日夜赶点加班搭建板房。其间,余震不断,同事们有时候晚上就在车里面过夜,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能早一天搭建好板房,灾区的藏民们就能早一天入住,这是我们所有救援人员现在最大的心愿”,一位现场救灾同事说道。汉藏同心,携手救灾,我们相信搭建起来的不仅仅是一栋栋板房,更是受灾藏民灾后重拾的信心和希望,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即使前面是巍峨雪山,我们也不会忘记出发时的梦想,永远不会停下我们继续前进的步伐。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会在这里待多久,也许是一年,两年,或者更久,只要有需要,我们就会一直坚持下去。看着那一座座雪山,我希望我们也可以像这一座座雪山,永远矗立在那里,滋养着这一方水土,守护着祖国的美好河山。

    作者单位:中铁十二局海南公司

从驼铃声声到车轮滚滚
春筑交响(剪纸)
花开的时节
向远方(图)
青春绽放在雪域高原
种下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