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3月07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以“智”领航构筑智慧交通新范式

沈新烨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3月07日   2 版)

    通讯员  沈新烨

    在中国铁建全产业链向新、向智发展的崭新蓝图上,铁建交运在各地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的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市政管廊、生态环保等项目正焕发着智慧化发展新活力。

    清晨6点的智慧化地铁站内,“一键开关站”技术仅用200秒点亮整个站厅;昼夜运行的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时时监测着7726台设备的安全运转;夜间的智慧化检修库内,智能检测机器人正对列车进行毫米级扫描……

    这些充满科技感的场景,正是铁建交运深入贯彻中国铁建“1235”科技创新、“1245”数字化转型中长期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驱动智慧交通发展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铁建交运以数智科技破解“赛道密码”,以科技创新激发创效潜能,以“运营+”开拓发展空间,构筑智慧交通新范式。

    立潮头,构建智慧运营新生态

    在铁建交运智慧化车辆控制中心,大屏幕上时刻跳动着涵盖9大类、1500余个监测指标的实时数据。“这套智慧运维系统是我们研发的第二代系统”,铁建交运运营管理部(科技创新与数字化部)总经理王彦波介绍,“通过融合5G通信、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我们构建了‘状态感知-数据管控-自动诊断-业务闭环-持续进化’的智慧运营生态体系,使设备故障预警准确率达超95%,应急处置效率提升20%”。

    这是铁建交运科技创新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铁建交运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交通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创新,主导研发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运维系统、高速公路视频上云数据检测系统、智慧管廊综合管理平台等智慧化管理平台,构建“智慧调度”“智慧设备”“智慧服务”三大功能体系。通过智慧化运维系统的运用,铁建交运所运营的5条轨道交通线路和高速公路、市政管廊等项目已连续安全运营5000多天,年节约用工成本数万小时。

    “智慧化不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要通过系统思维重构运营管理模式。”铁建交运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宜柱表示,铁建交运正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为指引,打造覆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风险管控的全链条数字化平台,以科技创新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强根基,锻造经济效益增长新优势

    科技创新成果要体现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就要真正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铁建交运以精细化理念开展技术创新,构建“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业应用”全链条转化体系,有效破解科技成果“实验室开花不结果”的痛点。

    在铁建交运智慧化车辆检修库内,技术研发团队正围绕“受电弓碳滑板磨耗优化”课题展开研究,“别小看受电弓碳滑板这个不起眼的部件,单一条线路每年的采购成本就超过200万元”,团队带头人——检修分中心主任郑传海一边展示实验数据,一边介绍,通过6个月、180人时的精准调试,他们使受电弓碳滑板磨耗率从5.64毫米/万公里降至1.3毫米/万公里,使用寿命延长近4倍,年消耗量减少76.9%。

    这是铁建交运以科技创新提升经济效益的缩影,该项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经济效益,正是得益于铁建交运上下贯通的科技创新机制,“从科研立项到将成果应用于实践,我们仅用了6个月时间,过程中公司为我们提供了开放的平台和高效的支持”,郑传海说。

    经过实践与探索,铁建交运建立起“揭榜挂帅”机制与“赛马制”考核相结合的创新管理模式,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他们充分利用大数据、AI技术,组织开展电客车牵引制动关键系统国产化替代、无类别主动障碍物探测系统、地铁车站环控系统节能模式研究等20余项课题研究,先后获得天津市智慧交通创新创意大赛一等奖,天津市首届绿色交通案例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华彩杯”首届绿色交通案例成果二等奖等,逐步形成了可复制推广的先进典型案例和“智慧经验”,以创新驱动赢得发展主动权。

    谋长远,抢占“运营+”发展新高地

    在“投资-建设-运营”的全产业链条上,运营既是前期投入的价值兑现者,更是市场需求的直接响应者。铁建交运深刻把握“终端牵引前端、运营反哺全程”的产业规律,以“投建营”模式推动“运营+”业务拓展,打造多元化发展空间。

    已开通运营三周年的天津地铁6号线二期,是正在建设的天津地铁8号线的先期开通路段,两条线路均由铁建交运采取“投建营”一体化模式投资建设运营。投资建设初期,铁建交运就以“最科技”为定位设计智慧化服务体系。他们参与研发了一键开关站技术,将原本需要4人合力、耗时25分钟的繁琐开站流程大幅简化,仅需1-2人,短短200秒内便能轻松搞定,工作效率提升8倍之多。

    实践中积累的成功运营经验为拓展“运营+”发展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在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过程中,铁建交运发挥运营经验优势,超前谋划、提前介入,探索“运营+”经营空间。在横向上,他们聚焦“五新赛道”,在拓展新能源、新基建上下功夫,探索“运营+新能源开发”模式,规划利用轨道交通车辆段屋顶场地,计划引入光伏系能源设施,优化交通能源管理系统,拓展经济收益范围。在纵向上,他们向运营产业链上下游延伸,以“运营+资源开发”模式,探索利用运营项目沿线土地空间资源,以及研究咨询、维保维养、人才培养等智力资源,拓宽经营范围;以“运营+多元服务”模式,大力开发商业设施、广告点位等商业资源,扩大非票收入,延伸产业价值链条。

    以智慧创效、以科技革新、以创新提质,铁建交运正以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化运营“铁建方案”,开拓“运营+”发展空间,让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变量”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以“智”领航构筑智慧交通新范式
“春腾”启幕 全盘热销
管理贯穿 效益显现
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始黄河水域段施工
金建高铁全线隧道贯通
佛山站轨行区承轨层施工顺利完成
铁建财务成功实现DeepSeek本地化部署
包银高铁内蒙古段全线桥隧贯通(图)
“铁建龙马” 首出国门
守土拓域 进军战新
综合新闻
中国铁建党委举行2025年第3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上接第一版)
中国铁建召开2025年经营工作会议(上接第一版)
报名.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