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5年02月21日 星期五
往期回顾

“业务督导”变“精准帮扶”缘何受欢迎

梅 林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2月21日   2 版)

    成立项目精细化管理下沉帮扶专班,职能由“监督”变为“服务”;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公司进一步修订管理办法;针对个性问题,分门别类采取“一问题一方案”;曾经的“问题清单”逐渐变为“成效清单”……近日,一些工程公司转变管理思路,在深入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落实落地过程中,将“业务督导”变为“精准帮扶”,深受基层施工一线人员欢迎。

    项目精细化管理贵在执行。以往,在“业务督导”过程中,更侧重于监督的刚性执行,但有时缺乏针对性,无法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具体和个性化问题,而陷入“总部忙断腿,项目不买账”的管理困境。“精准帮扶”模式则是在深入了解项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深化总部“后台管理”,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持、指导和服务,不仅是“授人以鱼”,更是“授人以渔”。这是理念的转变,也是作风的转变,更是思路的转变。

    摸清实情,发现问题是实现精准帮扶的关键。工程项目涉及面广、环节众多,从“三项策划”到施工建设,再到竣工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可能隐藏着影响项目创誉创效的潜在问题。因此,深入一线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交流、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全面掌握项目进展、资源配置、人员状态等关键信息,才能及时发现项目运行中的瓶颈与难题,为后续的精准施策奠定坚实基础。

    理清思路,分析问题是重点。古代名医扁鹊通过“望、闻、问、切”四法来诊断病情,精准帮扶模式下的项目管理者也需要通过系统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比如“外部劳务选用不规范”背后,是否存在分包管理权责利不明确的问题;“盲目抢工”背后是否存在工期计划不合理的情况;“非实体费用偏高”背后是否存在经济运行分析会纠偏不足等情况,只有揪出问题根源,才能形成全面、客观的问题诊断报告。

    精准帮扶,解决问题是根本。在制定帮扶方案时,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在集中解决共性问题的同时,关注个性难题的解决,做到“一项目一对策”“一问题一方案”。当然,在实施帮扶过程中,还应加强跟踪问效,及时评估帮扶效果,根据反馈情况适时调整帮扶策略,确保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总部与项目一线实现双向交流的过程,对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全面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大有助益。

智能建造赋能 向新向智向优
北京龙庆峡冰雪嘉年华项目顺利交付
斩获聚乳酸全过程工程咨询订单
新疆吐鲁番投资最大水库工程开工
扬鞭奋进趁春光
全球首列全景观光山地旅游列车通车运营(图)
巧拨创效“金算盘” 算好施工“精细账”
西延高铁全线隧道顺利贯通
几内亚最长隧道顺利贯通
“业务督导”变“精准帮扶”缘何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