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武汉1月2日讯(记者张启山)从中国首座地下火车站——深圳福田枢纽,全球最大超级地下城——光谷综合体,到世界首个3线换乘公铁合建越江工程——徐家棚枢纽等一大批 “超级工程”……一个个“中国之最”“世界之最”,不仅显示了铁四院过硬的地下空间技术研发设计实力,也展示了实施落地“超级工程”的硬实力。
近年来,铁四院以培育壮大战新产业助力企业转型升级,通过深度融入中国铁建“1+9+N”科技创新体系,以未来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为依托,加速突破地下空间核心技术,提出的储气库柔性结构和设计方法成为压气储能领域的中国铁建方案,2024年新签地下空间领域合同额近3亿元。
依托中国铁建全产业链优势,铁四院在布局深层、多层和密集地下建筑空间、韧性安全、绿色建造、安全智能建造、环境控制和智慧运维等方向持续攻坚,地下空间设计团队累计编制了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建模、评价、设计、施工、监测、运维等全生命周期系列标准20余部,培育了一批高附加值优势产品,覆盖地下空间全部应用场景,形成科研、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维护、运营和投融资的完整产业链。
他们瞄准深部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目标,致力于地下市政与公用设施、地下交通应用场景,构建起城市深部空间精细探测、透明表达、评估感控、安全建造、智能运维成套技术体系。截至目前,团队已累计斩获各类省部级奖19余项、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奖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