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东营8月29日讯(记者梁栋方 通讯员张思嘉)8月25日,随着最后一片钢梁准确就位,标志着黄河三角洲最大跨度A字型斜拉桥——东营东津黄河大桥顺利合龙。
该桥由铁四院设计、中铁十四局施工,全长1607米,跨黄河主桥跨径长达420米,是东营市德州路西延建设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采用先进的监控量测系统对32对斜拉索和77节悬臂安装逐段监测调整,成功实现主梁合龙线型“零误差”。
针对海陆交互沉积区地质和粉砂易液化地层特征,在大桥主塔施工中,建设者采用100根直径2米、长度超百米的桩基础,就像一百根细长的筷子插在豆腐上,为大桥提供承载和稳定性,创造出了黄河之上最长群桩基础。桩基钻孔最深达130米,相当于43层楼高,给桥梁施工和环保带来极大挑战。他们自主研发“深埋桩基桩头混凝土检测装置”,为桥梁基础施工提供全周期检测数据,确保工程质量。
建设者积极开展科研创新,形成的“无下横梁大倾角A字型桥塔施工关键技术”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授权7项,获批省部级QC成果3项、工法2项。
大桥建成投用后,将进一步加强黄河三角洲区域连通国内高速网络能力,优化交通布局,缓解跨黄河交通压力,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图为黄河角洲最大跨度A字型斜拉桥——东营东津黄河大桥合龙现场。张思嘉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