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8月29日讯(通讯员宋 强 孙晓玲)实时识别、动态喷淋,智能噪音监测、精细化扬尘治理,已成为中铁二十二局石景山区北辛安社区养老及助残服务中心项目绿色施工“标准配置”。作为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的北京市三星绿色建筑,该项目以装配式钢结构+绿色施工打造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品质养老示范,今年连续两个季度斩获北京市扬尘治理“绿牌”工地。
北辛安社区养老及助残服务中心项目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北辛安地区,集老年活动场站、托老所、助残服务中心于一体,总建筑面积7067平方米。该工程装配式钢结构采用“工厂生产+现场装配”,装配率达71.3%,以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铸就绿色建筑的“钢筋铁骨”。
“在现场以‘搭积木’式搭建房屋,可以显著降低施工现场的粉尘、噪音等污染,减少建筑垃圾。”据项目技术负责人介绍,该工程装配式构件采用工厂化生产,精确控制施工工艺,杜绝了材料浪费,在组装过程中摒弃了传统施工所用的砂石、水泥等散装建筑材料,实现施工过程节能环保。
同时,装配式钢结构也充分展现了钢结构建筑节能、节材优势。自进场以来,该项目践行精细化管理理念,组建专业化施工队伍,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提高装配式钢结构施工建造效率,主体结构绝对建造仅用时4个月。与传统现浇施工方法相比,项目装配式施工技术缩短工期30%,同时还压减人员投入,劳动成本降低10%,减少了能源消耗。
为最大限度降低对附近居民区环境的影响,该项目采用智慧化防尘系统,建立“一扫二洒三盖四喷”的工作模式,配备喷淋系统、洗轮机、雾炮机、智能环境噪音环保数据监测系统等软、硬件设施,治理建筑工地扬尘。“开工伊始,我们就确立了‘绿牌’工地的创优目标,编制并报审绿色施工专项方案,制定了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实现全过程绿色环保施工。”项目负责人说。
不仅如此,为保证项目建成后养老居住环境绿色宜居,该项目建筑材料全部选用绿色建材认证产品。项目屋面设置了绿色太阳能热水系统,为40余间住房提供热水保障。同时,内部设置能耗计量系统,自动监测控制水、电、暖、气的能耗,减少消耗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