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苏州7月4日讯(记者邓昆伦 通讯员林 凤 王会影 沈媛萍)6月29日上午9时,中国铁建参建的苏州“园林博物线”——苏州市轨道交通6号线正式开通初期运营。6号线为江苏省重点建设项目,线路全长36.12公里,共设置31座车站,串联起包括虎丘、拙政园、苏州博物馆在内的众多旅游景点,把古韵苏州和现代化苏州连接起来,将大幅提升金鸡湖东西两岸交通出行品质。
中铁十四局承建的琼姬墩站为6号线与8、12号线的换乘站,是苏州市首座三线换乘站。3条线共用基坑呈“三角形、坑中坑”布置,项目团队优化围合区域支护体系,增设“坑中坑”坑底加固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确保车站安全高效建成。
在临顿路至苏州大学盾构区间掘进过程中,中铁十六局项目技术团队独创“盾构穿越桩墙段全断面切割施工工法”,完成了国内首例穿桩磨墙不换刀盾构施工,实现了短距离内(58米)连续多次穿桩磨墙下穿运营地铁站出入口钻孔桩围护结构施工的新突破。
中铁十七局承建的苏锦站与既有地铁4号线换乘,是全线最大的地下三层车站,长达516米,需跨越密集管线、交通要道及重要河流。在该车站涉河跨路施工中,项目团队采用“渡槽加钢便桥”工法,顺利攻克了邻近地铁既有线跨河超长深基坑施工难题。
拙政园苏博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站,面临着场地小、地下迁改管线多、文保要求高等建设难题。上海院设计团队通过增强围护结构刚度、优化地墙缝工法、布设199个监测点等手段确保施工安全,并创造性提出临顿河填河过渡方案,高质量完成该站设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