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4年02月03日 星期六
往期回顾

奋战无人区 高原筑“天路”

邓联旭 刘贝贝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2月03日   2 版)

    本报记者  邓联旭  通讯员  刘贝贝

    2月1日,阿坝州若尔盖县大雪纷飞、若诗若画,四川省直接连通青藏高原的铁路大通道——西成铁路四川段3标项目工地一片银装素裹。该项目有15公里路程穿越喀哈尔乔湿地自然保护区。在这片无人区,中铁二十五局建设者默默坚守,加快建设高原“天路”。

    “卫星电话带了吧?一会儿上山没信号了。”该项目一线技术员于雨浓冲她的丈夫崔国志喊道。来到玛莫柯2号隧道工点,夫妻俩扛着测量仪器,沿着山坡一路踏雪,爬上海拔3700多米的隧道洞顶,在提前标记好的隧道沉降观测点,开始了新一天的测量工作。

    “这片无人区共有600多个观测点,最重要的是测量及东1号隧道和玛莫柯2号隧道的变形情况。”于雨浓一边喘着气,一边说。这对“95后”夫妻档来自东北铁岭,高原反应给他们开展工作带来了极大挑战。“头晕气喘,遇到雨雪天气,上山难,下山更难。但测量数据每天都要更新,再难也要坚持。”崔国志介绍说,玛莫柯2号隧道岩层破碎,遇水则软化成泥,他们夫妻俩每日将最新测量数据反馈给隧道技术员,如果变形加大,建设团队将采取加固措施,确保隧道顺利掘进。

    温差大、高寒缺氧、紫外线“爆表”……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着每一名建设者。“注意打孔深度和炮口设置……”该项目技术员张永冲在及东1号隧道内指挥作业,幽深的隧道内灯火通明,装载机、挖掘机、喷浆机等十几台工程机械有条不紊地运转。为在寒冷的冬季安全、优质推进隧道施工,建设者在隧道口建起工棚,挂起门帘,并烧起锅炉为隧道内供暖。洞外零下10摄氏度,洞内15摄氏度,恒定的温度保证了隧道混凝土强度,也温暖着作业人员的身体。

    “目前室外土建部分已停工,我们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隧道建设,为架梁铺轨做足准备。”早班会上,该项目党工委书记、指挥长万炳宏为大家鼓劲。按照施工计划,春节期间,将有30余名建设者分片区坚守项目一线,推动“天路”不断向前延伸。

    “这条铁路建成后,就可以坐上复兴号动车组直通我的老家青海。为了这个目标早日实现,一切辛苦都值得!”首次留守工地过年的“95后”技术员尕藏尖措说。

共谱新春奋进序章
千里滇中“引水人”
西十高铁:秦岭深处的守隧人
喀麦隆工地上的坚守
福厦高铁春运护航“夜行人”
奋战无人区 高原筑“天路”
万吨大列驰骋在西非大地上
攻坚“三百山” 开凿共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