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乌兰察布11月23日讯(通讯员冯宏超 杨 栋)“真的太感谢你们啦,要没有你们帮忙,我种的大白菜就要烂在地里了,真是雪中送炭啊!”近日,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县大榆树乡,村民石耀林紧握着前来直采大白菜的中铁十九局矿业公司大苏计钼矿项目工委主任杨栋的手,激动万分。
大榆树乡地处偏僻、人口分散、交通不便,采购成本高,作为当地村民主要经济来源的大白菜、土豆、萝卜的销路成为困扰菜农的一块心病。眼看着上万吨大白菜卖不出去,石耀林等菜农心急如焚。距离大榆树乡15公里远的大苏计钼矿项目部得知此事后,第一时间到村子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调研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决定建立项目部食堂与大榆树乡的蔬菜直采渠道。
“我们有350名员工,食堂每天的蔬菜用量很大,和大榆树乡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开展消费帮扶,既履行了社会责任,又满足了职工伙食需求。后期,我们会继续加深企地合作,购买企业所需的产品与服务,助力乡村振兴。”该项目经理杨志一介绍。
自10月23日起,该项目工会先后3次前往各个村民家中,针对当地农产品滞销问题,建立了产地直采模式,首批采购白菜5000余斤、土豆3000余斤、萝卜2600余斤。同时,他们还带动驻扎在大榆树乡的其他企业参与其中,共同搭建大榆树乡企业消费帮扶生态联盟,既解决了食堂囤冬菜问题,也促进了村民持续增收,发挥了央企在消费帮扶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上一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语音读报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