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侯 伟 刘文洁
沿天津滨海新区中央大道由北向南,穿过津沽海河隧道便是一望无际的盐田,中铁十四局津潍高铁先开段项目就位于被堆堆“雪山”包围的长芦海晶盐场。
这片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的盐田,除了晒盐之外,还承载着海产养殖的重任。因此,环水保要求极为严格。“盐场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我们要以生产海盐的标准做好环水保护。”项目进场的第一天,项目负责人刘志坚便下定决心。
走进施工现场,处处干净整洁,海风扬不起一丝尘土。“我们按照‘宜绿则绿、宜硬则硬、宜盖则盖’的原则,对场内裸土全部进行了处理。”刘志坚介绍,施工中项目部还投入全自动感应喷淋系统、机械洒水降尘、智能龙门洗车机等设备,确保废弃土渣远离盐池。此外,项目部还设置五级沉淀池、雨水收集池,并配备压滤系统,废水经压滤系统分离后,用于日常降尘、冲洗,有效实现废水循环利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这片辽阔的盐碱地,项目部不仅保护着盐场和虾池的“绿水”,也重视项目驻地的“青山”建设。项目部驻地采用盐碱地改良剂、新土覆盖及转化淡水等手段,种植了国槐、白蜡、月季等耐盐碱绿植。在精心培育与养护下,花草树木在海风中茁壮成长,生机勃勃地陪伴在盐池岸边。
项目部负责建设的津沽海河隧道是津潍高铁全线唯一一座隧道,也是全线重难点工程之一。津潍高铁建成后,可补齐京津冀、山东半岛等沿海地区高速铁路短板,在区域路网中形成京沪高铁东部地区一条新的快速通道,大幅提升黄河三角洲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城市群的互联互通水平。
 
      
 上一版
 上一版
 
       



 语音读报
语音读报 放大
放大 缩小
缩小 全文复制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上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