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厦门2月27日讯(通讯员王炳尧 许侨慰)“看这些密密麻麻的支架,以往排查完要大半天功夫,现在数据实时显示,还能自动报警,大大提高了效率,保障了施工安全。”2月23日,中铁二十二局三公司厦门北站公交枢纽项目经理智东海指着安装在现场的传感器,向前来观摩学习者介绍项目部智慧工地建设成果。
厦门北站公交枢纽项目是厦门经济特区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的关键一环。项目总用地面积6.56万平方米,为方便到站旅客疏散,公交枢纽建在厦门北站及福厦高铁站房的夹心地块。
“不仅两侧是铁路,地下还有厦门地铁4号线两条隧道。”智东海介绍,公交枢纽站就像夹心饼干,周边建构筑物复杂,施工组织难度极大。为确保现场管理万无一失,项目部从一进场就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保障施工,所有智能设备全部接入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形成智慧工地管理体系。
“桩基施工、基坑开挖离运营线路很近,最近的桩基与地铁隧道只有3米。”项目总工程师曾亮介绍,通过运用智慧工地管理体系,他们在铁路、地铁安装了运营状态监测装置,可以对运营线全天候监测,为施工与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走进施工现场,4台塔吊忙碌运转,平稳起吊材料运往高处。“每台塔吊采用的都是智能螺母,钢丝绳则具有‘断丝’报警功能。”据了解,在项目大型设备均实现智能化管理的基础上,建设者还采用智能化监测控制技术,对用电安全进行监测,既能实现关键时刻瞬间断电,又能在电路出现问题时快速找到原因并完成修复。
凭借效率高、安全稳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运用,厦门北站公交枢纽项目成为福建省智慧工地建设试点之一,被厦门市评为“2022年度优秀智慧工地”。

上一版



语音读报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