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广州12月1日讯(记者邓联旭 通讯员焦 贺)连日来,面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国家防疫新要求,中铁二十五局高频次召开视频会议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和四季度大干冲刺,以更科学精准的手段,因时因势优化防疫实招,形成防疫措施灵活精准、情况上报及时准确、施工调整高效有力的工作格局,保障项目施工稳产达效。
在属地粤港澳大湾区,该集团多个项目创新打造“智慧工地+实名制+疫情防控”的工地防疫新模式,确保防疫不松懈,施工不减速。广州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项目通过粤省事APP建立项目团体码,利用大数据24小时动态监测员工健康信息,对施工人员采取片区网格化管理,有序完成线缆布放28公里,为年底北段完工奠定基础。深圳市16号线共建管廊项目建立十人小组保障群,及时了解现场需求,做好各项保供工作,施工现场创新实施“物理围合+卡口+场所码+电子哨兵”的围合管理模式,在全线率先使用了立柱式电子哨兵,实现了工地防疫手段数字化、信息化。
针对项目工期紧、安全风险高、交叉作业多、人员流动性大等特点,该集团所属重点区域单位结合当地疫情形势发展变化和最新防控要求,下足“绣花”功夫,不断优化调整工地防疫方案,推动人员管理、现场管控、应急响应等环节有效衔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项目部实行全流程封闭式管理,安排“上门式”核酸检测覆盖全员,保障每天近百名建设者奋战一线快速推进钢筋绑扎、轨排吊装、模板安装、轨道精调等各道工序,日均铺轨250米,截至目前累计铺轨8.6公里。在湖南邵阳站改项目,建设者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疫情防控专项预案,在加强疫情防控、保障既有线安全的同时,加快对原有站台、雨棚、地面、支柱等进行升级改造,圆满完成19个天窗点共计3990分钟的封锁施工任务,完成改造的邵阳站1号、2号站台于近日开通迎客。
山东青岛地铁2号线首座明挖车站围护结构完工、贵州桐新高速公路四平隧道双线贯通、广西柳州鼎华城锦绣华府小区封顶……该集团200多个在建项目正稳步推进,向年度任务目标发起冲刺,各项经营生产工作持续发力:中国铁建·国际城项目迎来今年第三次交房,累计为768户业主交上“幸福钥匙”;物业经营逆势增长,所辖南铁大厦出租率由年初的92%上升至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