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青岛5月19日讯(记者付晶晶 通讯员宋佳峰)近日,伴随着顶管机“开拓号”破土而出,中铁二十五局青岛地铁4号线劲松七路站G出入口贯通。较之以往的施工现场,这里没有“施工交响乐”,也不见漫天尘土,此处的施工要静谧许多。
该车站道路交通繁忙,周边遍布居民住宅和商铺,最近处与居民楼仅一墙之隔。一边是川流不息的马路,一边是成片的居民区,如何既能保证施工进度又能减少对居民的影响,这可给项目施工带来不小的难题。
为此,该项目在施工工法上“做文章”,创新采用山东省首台矩形顶管机施工,作业噪声仅20分贝,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施工噪声限值,还将整体工期提前半年多,丝毫不影响路面交通。
除改变施工工法外,该项目还运用“黑科技”来阻断噪声传播。在现场,一个长约60米、宽约20米“红色大盖子”不停前后移动,哪里有声音它就往里跑。“这是安装了电动行走小车的移动防尘降噪大棚,只需轻扭开关,就能移动到作业点上方,达到防尘降噪效果,同时它还能有效防止现场电焊等操作产生的弧光外泄。”项目总工任大广介绍。此外,该项目3个地铁区间全部采用“全封闭式绿色施工棚”,将呛人的扬尘和刺耳的噪声关进“盒子”,大大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据悉,该项目全面推进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施工中对场地及时洒水降尘,无作业区域裸土覆盖率达到100%,夜间施工停用大型机械设备。项目先后获得“山东省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青岛市优秀施工企业”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