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中的郑富余。吴厚新 摄 |
通讯员 杨龙凤 吴厚新
在刚刚结束的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国铁建职业技能大赛上,中铁十一局一公司巴中公路项目部测量员郑富余获得第6名,展现了强劲的实力。
2017年底,郑富余加入中铁十一局一公司,成为郑阜铁路项目部测量员。当时,项目从未接触过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测量技术,缺乏相关经验,测量工作一时难以展开。为了尽快打破僵局,项目测量队开始自行摸索学习。此时,“新人”郑富余展现出过人的钻劲和韧劲。
在测量队队长的带领下,郑富余先是到有相关测量经验的邻近标段请教,回来后又不断查阅书籍、网络资料,再将书本上的数据与实际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经过反复请教、总结、验证,半个月后,郑富余掌握了高速铁路工程轨道控制网测量要领,成了能够纠正问题、指导同事的小“专家”,得到公司有关专家的肯定。之后,郑富余被指派专门负责高速铁路工程轨道控制网测量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完成郑阜高铁无砟轨道施工作出了重要贡献。
“我喜欢研究测量原理,然后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它,提高工作效率。”凭着一股钻劲儿,郑富余的测量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刚到巴中公路项目部时,还是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千里巴山,群峰陡峭,测量点位数量多,对工作要求也更高。从未接触过路基和隧道测量的郑富余在这里开始了新的学习,尽管他上手很快,但苦于人手少,测量工作进展缓慢。一次,郑富余在利用手机学习时,偶然发现了一款名为“测量员”的App,只要测量员“吃透”设计图纸,再在App上准确填入测量数据,就能得出想要的结果。在熟练掌握App使用规范后,郑富余对全体测量员培训并推广运用,极大地提高了测量工作效率,缓解了人手紧张的问题。
巴中公路项目正线30余公里,测量工作里程长达100多公里。为了保证施工进度,郑富余和队友们白天在群山之间来回奔跑,晚上检查当日的测量数据,连续奋战一个多月,保质保量完成了全线控制网复测工作。
“测量队是第一支进入施工现场的队伍,也是最后一支离开施工现场的队伍,需要的不仅是不怕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不断钻研、持续学习的恒心。”走下领奖台后,郑富余回想起奋战在测量一线的这3年,脸上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