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荆门9月27日讯(记者徐云华 金 伟 刘新红)9月25日上午,新建上海至重庆至成都沿江高铁(以下简称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开工动员大会在湖北省荆门市举行,这标志着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正式开工建设。
沪渝蓉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是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自武汉市,经天门市、荆门市,终至宜昌市,正线全长313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设8座车站,桥隧占比85%。项目总投资522.7亿元,建设总工期4年。
在长江沿岸铁路公司的统筹安排下,铁四院咬定年内开工目标不动摇,开展全线实地踏勘,下大力气解决重点线站位方案和站所规模等焦点问题,推动设计方案尽快落地。因沿线大部分位于江汉平原区,多为软土、松软土,他们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案,既能少占农田、减少生态破坏,又能节省工程投资。
此次开工的是由中铁十一局承建的武汉至宜昌段先开段站前工程5标段,正线长度47.184公里,其中桥梁18座,共长35公里,隧道3座,共长4.4公里,路基共长7.8公里。控制性工程为钟祥汉江特大桥、白果树1号隧道和荆门西站。
据中铁十一局沪渝蓉沿江高铁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在施工中将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推进智能建造,采用“智慧监测云网平台”、基于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等,实现桥梁线型、水文水质等施工过程全方位监控监测,确保工程建设全面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