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淮北9月27日讯(通讯员王 静 沈媛萍)近日,由上海院总承包的安徽省淮北市“六稳”重大项目——安徽碳鑫科技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铁路专用线工程建成。该线为淮北市传统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更为绿色高效的运输保障,助力安徽省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再进一步。
碳鑫科技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位于淮北市新型煤化工合成材料基地内。该基地是淮北市大力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高质量发展战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化工产业转移的重要支点,将作为振兴皖北的“一号工程”,打造千亿碳基产业基地。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近20亿元,利用焦炉气释放富氢气,回收加以煤气化补碳,实现年产50万吨甲醇的生产规模,以高端化、精细化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带动传统煤化工转型升级。
由上海院总承包的铁路专用线工程全长5.74公里,新建5股煤炭卸车线,包含与安徽省两淮煤炭的重要外运通道——青芦铁路接轨的小湖集站扩能改造工程。作为青芦铁路的重要编组站,小湖集站呈“一站七场”布局,含48条股道、164组道岔,日均到发车辆多,运输作业复杂。据项目负责人孙三忠介绍,小湖集站信号设备老化陈旧,在扩能改造过程中,他们采用了全电子计算机联锁系统减少复杂逻辑电路,大幅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及维修难度。
该铁路专用线建成后,将串联起基地内关联企业,使物料、能量、产品在基地内循环,优化生态产业链配置,通过产业间的生产耦合,形成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淮北市扩大铁路运输有效供给,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