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文章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文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版权声明
中国铁道建筑报
中国铁道建筑报 2021年09月16日 星期四
往期回顾

誓言不忘 初心不悔

——评李昌明创作的歌词《你还记得吗》

何马玉涓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1年09月16日   6 版)

    □ 何马玉涓

    2021年7月28日,由广东省文联等多家单位主办的“伟大力量——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原创情景交响组歌”在星海音乐厅首演,组歌采用戏剧与音乐融合的形式,以小见大地讲述百年党史和时代辉煌。交响组歌以“力量”为主线,一首首磅礴大气的歌曲带人穿越百年,鼓荡于心。作为一名党员听众,第一乐章“信仰的力量”中的歌曲《你还记得吗》深深地打动了我,给予了我奋斗的激情,也给予了我温情。

    《你还记得吗》由中国铁建退休职工李昌明作词,巫定定作曲,曾入选中国当代歌曲创作精品工程“听见中国听见你”2018年度优秀歌曲榜单。这首歌曲非常吻合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主题,在原有的男女对唱基础上加入了合唱、通俗与美声结合及情景呈现等方式,通过多种媒体平台直播,展现在更多观众的面前。2021年是回顾百年奋斗路,全民高歌齐唱的一年,不同创作群体都为祖国为党创作了一批批原创歌词作品,大大推进了我国歌词创作的发展。但部分词作者在创作主流意识形态歌词的时候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想说的内容太多,歌词写得太满。二是常见的颂词堆砌使用,落入俗套,主题不鲜明。要在众多主旋律歌曲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做到真情实感、言之有物。以社会现象或意识形态为主题创作的歌词,个体私语需要关照,但词作者更应充当群体的代言人,为大众讴歌或呼号,才能引发社会群体的广泛共鸣。《你还记得吗》从党员的视角出发,以“重温入党誓词”为典型行动,立意新颖,打破了颂歌赞歌的类型化,用真心、真情去创作,从而使党员群体产生深切共鸣。

    除了视角的新颖,《你还记得吗》的艺术亮点还可以归纳为“一个问句、双重层面和三段时空”,内容的建构组织亦颇具心思。“你还记得吗?”设问式歌名让听众不禁产生联想,记得什么呢?为歌曲的正式铺成布下空白点,等待着听众的主动“参与”。“举起你的右手,举起我的右手,党旗下喊着不同的姓名”将入党宣誓的典型行动入词,使之充满画面感和召唤功能,让每一位党员听众都能由此回想到当年写下入党申请书、与介绍人谈话,在前辈的带领下立下誓言的点点滴滴,青春的热血、追求的理想在这一刻都会再次点燃。从一句“同志啊!当初的誓言你还记得吗?”上升至“踏平征程坎坷,穿越岁月激流”党的百年历史,“你还记得吗?”这一问句是柔和的,更是震聋发聩的。这源自歌词赋予“回忆”的“双重层面”特征,即国家层面与个体层面。对于个体而言,是回忆亲身体验的入党情景和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初心;对于国家而言,是对共产党拨开迷雾,“执著前行不回头”谱写下的百年奋斗史诗的集体记忆。   

    两段歌词中,“我们是从哪里来?”到“同志啊!滚烫的誓言你还记得吗?”再到“我们要到哪里去?”暗含了昨天、今天和明天三段时空的转变。昨天的觉醒,“踏平征程坎坷,穿越岁月激流”让“国际歌挽起同一个追求”,今天“滚烫的誓言”被党员们一遍遍重温,而明天“我们要到哪里去,还有多长路要走”的追问,唤起听众的深思,在思考中铸牢未来坚定的前行之路,真正做到“理想之火永不灭 ,红旗引路铺锦绣”。副歌部分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推向高潮戛然而止,令人意犹未尽。    

    《你还记得吗》采取了顺承递进的方式,从昨天、今天到明天的时间递进,从个体到国家层面的情感递进,层层助推情感的抒发。用词精炼、质朴,注重修辞手法的选定与连续使用。从标题到正副歌,都大量运用了设问句。“同志啊!当初的誓言(滚烫的誓言)你还记得吗?”“昨天走过的路你还记得吗?”“执著前行不回头,我们是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还有多长路要走?”等设问修辞以及“只问不答”的连续使用让整首歌词形成“空框结构”,让听众情不自禁地参与其中,将自己所熟悉的党的百年奋斗故事填补进歌词鉴赏过程之中,让歌词的意蕴得到无限延展。   

    我入党至今已有17年。作为一名党龄不算短的青年党员,刚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不禁重温了一遍入党誓词。在分析这首歌词艺术特征的同时,我也再一次深刻认识到自己党员身份的意义,重新去理解新时代党员意识的内涵。不得不说,这首歌词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非常值得同类作品创作者借鉴和学习,希望同类作品创作更加“求真”“求新”,打动和感染不同的群体。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我与父亲二三事
流动的家
初秋物语 (三首)
秋天的收获
组图
工地上的东北爷们
誓言不忘 初心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