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汤友富(中)与设计人员在京雄城际北京大兴站施工现场。刘 皓 摄 |
通讯员 王 舒 本报记者 刘 皓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铁五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汤友富向与会专家和代表分享了铁五院在北斗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建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心得体会。作为北斗导航系统产业化应用的践行者和推动者,汤友富正见证着“高铁”和“北斗”两张国家名牌不断融合的每一个脚步。
从参与制定高铁建设技术标准,到国家重点项目组织实施,再到重大科研攻关,30多年职业生涯,“创新”始终是汤友富最鲜明的标签。作为我国高铁建设与发展的全面参与者和见证者,他充分发挥专家型领导优势,积极探索跨界整合与成果转化。2020年6月,他主持的中国北斗重大专项《北斗铁路行业综合应用示范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为铁路智能化、自动化、自主化发展注入“芯”动力。同年12月,由国家铁路局评审并授牌的“北斗导航装备与时空信息技术铁路行业工程研究中心”落户铁五院,为中国铁路行业孵化并提供成熟的北斗技术、产品和服务。
“63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歇。”这份信心,来自以汤友富为首的科研团队的不懈追求,更源自深植于血脉的基因传承。无论是铁道兵时期围绕战备、抢修搞科研,还是走入市场后成为科研传承的骨干中坚,以及建设中国铁建知识产权中心、技术中心及轨道交通认证中心,为中国铁建搭建高端人才集聚和技术孵化平台,铁五院始终以科技创新推动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的融合发展。
当“昆仑号”千吨级高铁施工装备助力中国铁建在高铁“400公里”率先实现产业链布局,“北斗铁路”行业示范工程即将完成验收,低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悬浮铁路、城市更新和未来社区、智慧物流、生态环保等逐渐形成技术体系,汤友富和他的团队正加快推动前沿技术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为中国铁建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含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