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采访组
记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国企党建会议5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党建工作有哪些谋划?重点在哪些方面发力?
康福祥:面对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共和国长子,我们要自觉担当,勇挑重担,发挥顶梁柱作用,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组织路线,全面落实公司“实事求是、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工作方针,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企业改革发展和“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人才保障。
第一,要抓好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分级分类开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党员干部职工。第二,打造“务实、创新、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字”要求,突出政治标准,牢固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选人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业绩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第三,进一步夯实党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抓好各项党建工作制度落实。突出抓好今年集中换届选举工作,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各级领导班子。持续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干部和党员三支队伍教育培训,不断拓展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载体。第四,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才选育用留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第五,精心组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助力重难点工程建设。
记者: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要完成70%以上改革任务,作为承担多项改革任务的部门,你们今年有哪些重要举措?
康福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是落实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的具体施工图。做好这项工作,对做强做优做大国有经济,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效率,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按照今年公司改革部署,我们重点推动以下改革事项落地见效:一是出台二级公司外部董事选派与管理办法,加强外部董事选拔、配备和管理,确保外部董事占多数的二级企业超过70%。二是加大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力度,优化考核指标,注重正向激励,强化不称职干部调整和退出的刚性约束。三是制定职业经理选派办法,探索建设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职业经理人队伍。四是进一步推进市场化用工和全员绩效考核,加强管理人员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五是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分类管理差异化的工资总额管控机制,合理拉大薪酬差距,引导收入分配向关键岗位、核心人才、基层一线倾斜。在具备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进中长期激励计划。
记者:人才兴则企业兴。请您简单介绍公司未来五年人才工作的目标,在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康福祥: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有效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们将按照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与规划总体部署和要求,制定公司“十四五”人力资源规划。在人才盘点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五年人才发展的目标和策略,创新人才选用机制,优化人才工作体系,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核心人才培养工程,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良、素质一流、富于创新的人才队伍,为打造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在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将聚焦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趋势,重点关注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选拔。一是健全科技领军人才选拔管理机制,畅通高层次专家人才发展通道,围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推进高层次专家人才增长计划,积极推动院士、国家级大师等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的评选。二是依托公司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研发平台,为高层次专家人才搭建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大科技创新专家培养选拔力度。三是建立培养机制,丰富培养手段,通过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科研实践,深化产学研用合作,切实提高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